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上汽大众也急了 新能源汽车变革竞争白热化

2018-11-05 18:05:52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继宝马收购华晨宝马提升股份占比、特斯拉斥资10亿上海圈地之后,上汽大众终于也坐不住了!

10月19日上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在嘉定安亭正式开工建设。该工厂计划于2020年建成投产,未来还将生产奥迪品牌的汽车。

在新能源的趋势下,这家具有三十年历史的中德合资汽车企业,也将参与到这场新能源汽车的变革中来。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开工,基于MEB纯电动车平台打造

据了解,这是上汽大众首个新能源整车厂!

位于安亭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总投入170亿元,计划于2020年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万辆。工厂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具备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和电池装配车间,以及高架立体仓库、试车道等功能分区。工厂将采用27项环保、节能技术,在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废弃物等5项环境指标方面平均下降20%,来打造真正的节能环保工厂。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上汽大众新工厂将在专为电动汽车打造的MEB纯电动车平台上进行生产,采用基于工业4.0的生产网络架构,大幅提升自动化率和劳动生产率。工厂将采用1400多台工业4.0标准机器人,其中车身车间拥有约1000台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借助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自学习趋势预判技术、机器人视觉系统、人-机器人协作技术、AR/VR等技术,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将实现制造全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上汽大众表示,工厂建成后,多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将在此投产,包括定位中型和中大型的纯电动SUV,未来预计还将生产奥迪品牌的车型。

目前上汽大众已经拥有了八大生产基地,包括上海安亭汽车一厂、二厂、三厂、南京工厂、仪征工厂、乌鲁木齐工厂、宁波工厂和长沙工厂。随着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开工建设,这个工厂将成为上汽大众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提升大众在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上汽大众MEB纯电动车平台如何?

事实上,在2017年,上汽大众的合资公司大众就与江淮汽车在在德国签署协议试水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的趋势不可逆转,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吉利等企业宣布全面电动化战略,上汽大众终于也坐不住,积极投入到这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中来。那么,这个全新打造的MEB纯电动车平台如何呢?

今年年初,大众乘用车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大众MEB纯电动平台在2020年实现国产化后的头两年当中(2020-2022年期间),将会有8款MEB平台车型实现国产,同时还有3款MEB平台新车将以进口形式引入。不久前,大众汽车官方也公布了全新MEB纯电动平台的更多参数和信息。按照计划,大众MEB平台纯电动车型的年产量将在2025年达到100万辆/年。

考虑到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大众将针对MEB平台车型提供48kWh和62kWh两种电池容量供选择,在WLTP全新标准下,两种容量的电池组可为带来约280-480km范围的续航里程。

大众此前已经发布了多款I.D.系列纯电动概念车型,车型类别涵盖了两种尺寸的轿车、SUV、MPV等,这些车型后续的量产版本都将基于MEB平台打造。大众也宣称,该平台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生产大批量电动车而设计的纯电动车平台。

完善新能源车型布局,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

目前,上汽大众生产销售大众和斯柯达两大品牌产品,产品覆盖各级别轿车、SUV及MPV市场。今年1-9月,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9万台,其旗下自主品牌车型荣威Marvel X上市即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随着当前国内汽车产业正进入转型期,电动化、数字化已成趋势。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上汽大众必须积极投身于这一行业变革之中。

依托大众的优势,上汽大众正往新能源汽车、移动互联、智能驾驶等方面展开探索和实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大众的布局正不断完善。10月下旬,上汽大众首款新能源汽车——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正式上市。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朗逸纯电动车型也将于近期推出。此外,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产品计划将于2020年下半年起陆续投产。

除此之外,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还包括氢燃料方面的布局。通过新能源、代用燃料技术、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低排放的水平,上汽大众实施“动力总成战略”,在2010年通过TSI、DSG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车型的油耗水平较现行限值标准将降低20%左右。作为前瞻性研发的成果,具备低能耗、零排放的PASSAT领驭氢燃料电池车,在此前就已经作为环保车辆示范运营。

随着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开工,新一轮产业升级,上汽大众正往探索新能源、数字化的方向转型发展,生产基地的积极升级将推动及提高旗下产品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