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日报道了九龙坡区中梁山有5家黑作坊,在长达一两年时间里,或是焚烧旧轮胎“提炼”柴油,或是“秘制”潲水油,当地环境被严重污染。在群众再三举报下,近日这些害人的黑窝点被查处。点击查看原文
端掉这类窝点,是必须的、应该的,群众欢迎!但是,这样的“胜利”却显得有点“迟到”。群众反映,这些黑作坊,最短的也存在一年了,当地空气呛人,村民不敢再喝山泉水,“鸡鸭都不敢养了,在地上找不到食吃,地上全是粉尘油腻”。 村民多次向各级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但是却没有得到及时回应,至少没有及时查处,使当地群众深受其害。
也许相关部门认为,查处起来要调查、要取证,需要时间。但是,这样的到现场一看就知其如何恶劣、环境被其破坏得如此严重的黑作坊,认定上还有何技术难点吗?查处起来,还需要走复杂的程序吗?到底是有关部门认真对待了、但处理程序冗长,还是根本上就是对群众的举报不理不睬、置若罔闻?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需要给当地村民和广大读者一个交待。
在笔者看来,对这种涉及食品安全、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只要群众一举报,政府部门就应该闻风而动,而不是拖拖拉拉,让这种黑窝点存在一两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我们常常讲,要急群众之所急,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次的“最后一公里”,有关部门走得实在有点慢、有点长了。设想一下,如果干部自己家里的水管爆了,他也会这样不紧不慢、慢条斯理的“查处”下去吗?肯定不会。该马上反应的不快速反应,该及时查处的拖了一两年,这种迟来的、带着一帮记者大动干戈的“行动”,其实已经令人失望了。
查了,总比没查好!相关部门应该振作精神,“痛打落水狗”,继续查清潲水油的去向,特别是有无流向公众餐桌等大问题。还要抓住作案者,以防其换个地方再害人。后面的这些事情做得快些、力度大些,就会弥补以往工作的不足,让群众对政府继续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