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过年 共守安宁
“过大年,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走东家,串西家,家家户户热闹闹……”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在开州工作的外地人响应政府号召,在驻地以不同的形式欢度春节。
刘江
刘江:“云”上过年情更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万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候,区中医院的鲁渝健康扶贫协作山东支医医生刘江决定在开州过年,坚守岗位,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
今年35岁的刘江是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人,今年5月,他随医疗团队来到区中医院推拿康复科。医院的同事们经常带他去开州举子园、文峰塔、刘伯承同志故居等地游玩,让他没有异地他乡的陌生感。
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8个月来,刘江克服自身困难,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及气候环境,将医疗技术带到开州,帮助区中医院改善医疗水平,也与科室的同事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新年对人们的意义是辞旧迎新、共聚天伦,但对医务人员来说,春节休假也是一种奢侈。因此,小年夜这天,刘江邀请科室的同事,来到自己的出租屋内提前过年。
这天,刘江将出租屋打扫一番,贴好窗花和春联……又早早地备好材料,揉面、剁肉、和馅儿,忙得不亦乐乎。快到晚饭时,同事们相继到来,大家一起享用了一顿饺子宴。
采访间隙,多位患者敲开了刘江办公室的门。刘江亲切询问患者的病况,认真地为患者做针灸理疗。
“刘医生技术好得很,我肩颈酸痛了很久,专门来找刘医生做理疗。”患者对刘江的技术赞不绝口。
“虽然有时候工作辛苦、很累,但是每当看到病人康复,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我心里就会觉得很欣慰。”刘江说,这个春节他会继续坚守岗位,为患者解除病痛。
(记者 熊程成 见习记者 周昱辉 文/图)
刘象全
刘象全:新年祝福“寄”回家
今年58岁的刘象全,于2020年9月来到位于临江镇明月村的鲁渝协作(开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原本打算春节回山东省寿光市,由于疫情原因,他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决定就地过年。
“疫情防控是大局需要,我大力支持。春节期间,产业园里安排了技术骨干值班,大家在一起过年,还是很热闹的。”刘象全说,他已把开州的特产快递给家人,把新年祝福提前“寄”回了家。
“这是我第一次与家人分开过年,我到城里买了香肠、椒麻牛肉、‘开县春橙’和其它开州特产给家人寄回去了。”刘象全对记者说,2021年留在开州过春节,家里人也给他寄来了家乡特产小煎饼。他还专门买了一套新衣服过年穿,虽然在异地过年,新年也要有新气象。
“老刘为人和蔼,特别敬业,是我们园里培育蔬菜特菜的唯一技术骨干,他主动留下来坚守岗位,让我心里有了底。”该产业园运营商、重庆开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阳说,刘象全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只是在生活上习惯吃面食。
“我专门让做饭的师傅买了精面粉放到厨房,老刘有时会自己动手,做各种包子、馒头和饼子,我们也跟着饱了口福。”陈向阳说。
陈向阳的老家在赵家街道姚家村,除夕当天,他家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他将邀请刘象全到他家过年,感受一下开州的年味,让其安心、顺心、舒心地过好年。
(记者 余清英 文/图)
单蕊
单蕊:年味美食暖心上
27岁的单蕊是辽宁省阜新市人,就职于区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从事针灸推拿理疗工作。因工作原因,她已有两年没回辽宁过春节了。
独自在外工作的单蕊一直很少回家。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单蕊不但没能回家,还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远在辽宁的父母为她的安全万般担忧,但她却安慰父母道:“你女儿是预备党员,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理应冲锋在前。”
“市民放假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更何况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整天在医院里穿梭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办年夜饭。医院为我们准备了价美物廉的年夜饭,让我们感受到单位如家般的温暖。”单蕊满脸笑容地说。
区中医院为了让职工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精心准备了10人、8人、5人等年夜饭套餐,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开州头碗、喜沙肉、混蒸格格等精美菜肴,呈现给在开州过春节的外地医务人员,让他们欢欢喜喜过春节。
自单蕊到开州工作后,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开州,并动员男朋友来开州工作。去年12月13日,单蕊已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作为党员的她,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推拿康复技术、中医理论知识,很好地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在工作中与患者沟通的语言交流问题,她还专门向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学习开州方言,以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拉近与患者的距离。
“辽宁冬天气温非常低,过年期间,我基本躲在屋里不出门。而开州春节期间的天气已经比较暖和了,我准备动员全家明年都来开州过春节,品尝开州的美食、感受开州的年味。”单蕊说。
(记者 熊瑛 文/图)
冉小丰
冉小丰:视频守岁贺新春
随着气温降低、春运来临,无形之中,增加了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为了防控疫情传播,有些人选择舍弃与亲人团聚,默默坚守岗位。城口县巴山镇人冉小丰就是其中的一员。
年仅25岁的冉小丰是区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也是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应急组第一组成员。在防控疫情中,一旦遇到有关新冠病毒的突发情况,他和同事们都会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品,隔离人群,消毒杀菌以及提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尽可能地遏制病毒传播。
“这将是我在开州过的第二个春节。”冉小丰说。
冉小丰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作为留守儿童的他,只有春节才能与家人团聚。去年腊月二十九,冉小丰刚回到城口县巴山镇的老家,吃完一顿便饭后,便接到单位的返岗通知,奔赴开州疫情防控一线。
“大年初一凌晨两点多,我和同事还在病例家中摸排密切接触者。”冉小丰说,去年的除夕夜,让他终生难忘。
每逢过年,冉小丰在老家都会提前准备年货,等父母归来。待大年三十晚上,与家人一起守岁,迎接新年。
“去年,全家人一起团年的时候,拍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冉小丰打开手机相册对记者说道,他计划了许久的全家福,自己一直没机会拍。去年,他读大学的弟弟帮他完成了这个心愿。全家人拍照的时候,特地空出了一个位置,后面用修图软件将他加了上去,凑成了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相比去年抗击疫情的措手不及,今年他们有了充分的准备。区疾控中心不仅为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充足的防疫物资,也解决了他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去全力应对突发情况。
目前,开州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节假日期间,已安排部分人员上班,全员电话待命。留守阵地主要是为了让更多人过好春节,冉小丰主动申请在春节期间多安排他上班,让家在开州的同事们能有更多时间陪伴亲人。
“舍弃一个新年无所谓,只要我做的事情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好的回馈。为了全区的安宁,为了人民的健康,贡献我的微薄之力是我的荣幸。”冉小丰说,只要春节期间不出现严重的突发情况,平稳地度过这段时间,就是给他最好的新年礼物。
(记者 冉绢 文/图)
罗崇艮
罗崇艮:第二故乡享年味
大红灯笼挂起来,福字春联贴起来……2月6日,在汉丰街道迎宾社区一天猫优品服务站门市里,负责人罗崇艮在门市上忙着贴春联、挂彩灯。
今年40岁的罗崇艮是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人。1999年,罗崇艮来到开州创业。他曾经当过巡逻人员,开过串串火锅店。在开州创业期间,他被开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自此,罗崇艮扎根开州,结婚生子。
“开州老百姓支持三峡工程,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罗崇艮说,自己在开州20多年,很少回四川宜宾老家过年,今年本打算带着家人一道回去,因疫情防控原因,还是决定留在开州过年。
近年来,罗崇艮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先后注册成立了重庆市开州区摩登电子商务推广部、重庆市渝乡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天猫优品服务站等互联网销售平台,主要通过阿里巴巴、菜鸟驿站等从事互联网销售工作。
“开州的红糖、翠冠梨、沃柑、椒麻牛肉等土特产就是通过我们的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的。”罗崇艮告诉记者,近年来,除了线上线下销售土特产外,还重点经营家电的线上线下销售。
“在开州创业发展,环境优美,资源丰厚,人文风情浓郁。开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开州,在开州过年一样开心、快乐!”罗崇艮说,他现在的门市面积仅有40个平方米,2021年,他想把门市面积扩大,多招聘一些服务员,解决下岗工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记者 李泉 文/图)
杨祖芬
杨祖芬:异乡过年也温暖
2月3日,当记者来到位于浦里新区赵家组团的重庆市开州区平旺汽车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时,杨祖芬正在生产车间里检验产品。
杨祖芬老家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她是苗族人,今年30岁,生育有两个孩子。2020年,杨祖芬进入平旺公司,当了一名检验工人。她丈夫留在老家,与两个亲戚合伙开了一家养猪场。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异地他乡过年。”杨祖芬告诉记者,以前,每年春节自己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个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再加上公司假期较短,她选择留在开州过年,体验不一样的年味。想念丈夫和儿女的时候,她便会拿出手机给家人打电话,或者在微信上视频聊天。
杨祖芬的家人很关心她,寄来了糍粑、腊肉等她最喜爱吃的家乡美食。“只要我一开口,他们就会给我快递过来,挺方便的。”杨祖芬微笑着说,等春节后,她会找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平旺公司,像杨祖芬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有好几个。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开州安心过年,公司给他们提供了大米,赠送了瓜子、糖等礼包,开年后还会发放红包。
“虽然在异乡过年,公司的领导为我们这些留守人员准备了礼包,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杨祖芬说,这让他们倍感温暖。
(记者 何仁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