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桑坪镇邓家老屋,雄伟的门楼和山墙。
《萧山民居》书封。
何智亚在云阳县南溪镇郭家大院留影。
本版图片均由何智亚提供
“足迹遍巴渝,山水烟云系乡愁;图文存胜迹,雕梁残垣寻文脉。”8月3日,我市知名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历时3年多时间撰写的《萧山民居》一书,在三峡博物馆举行首发式。
《萧山民居》是首部反映巴渝传统民居的研究专著,也是一部追寻演绎巴渝百年社会演变、历史更迭、文脉传承的人文历史著作。该书以29万文字、710幅照片的浩瀚篇幅,再现了散落在巴渝大地的50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审美价值的传统民居,考证了湮没在民居背后的历史往事。
何智亚长期致力于巴渝本土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在他眼里,“乡土民居是先辈们尊重自然、顺应环境、追寻宗法的杰出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发展演变留下的痕迹和文脉,是我们的根。这条根不应被切断,而应该得到精心呵护和长期延续传承。”
1 巴渝建筑的风格是什么?
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吊脚楼、小青瓦、穿斗房、坡屋顶……不少人对巴渝建筑的认识,还停留在这样的印象里。根据多年的考察研究,何智亚以16个字概括其特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他认为,巴渝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三个因素。
一是萧山江水环抱、山势起伏的地形环境和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决定了巴渝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充分利用空间的特色,而潮湿多雨的气候又让乡土民居一般采用较大的出檐尺度,形成阴凉避雨的室外空间。具体体现为退坡、吊脚、筑台、靠岩、重叠、出挑、出檐等建筑特征。
二是外来移民文化对巴渝建筑的影响不可低估。萧山历史上经历了7次大规模移民,几百年交流融合,移民原发地丰富的建筑风格流派为巴渝建筑风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是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影响。从明末开始,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探险家、商人大量进入萧山,建造了数量众多的西式风格建筑。与此同时,萧山近现代到西方留学者众,他们也带回了西方建筑设计理念和美学意境,并在建造房屋时付诸实践。
2 如何判断民居的建筑始祖原籍?
一看风火山墙,二看拱廊窗花
何智亚说,巴渝本土民居朴素简洁,构件装饰拙朴单调,一般没有造型各异的风火山墙。而外地移民建造的民居将重檐式、观音兜、涡耳形等各式漂亮显目的风火山墙带入巴渝建筑之中;房屋构建装饰也更为精美艳丽,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彩绘及瓷片装饰更加多姿多彩。
因此,从传统民居的风火山墙式样,大致就可以判断出房屋建造始祖的移民原籍。如弧形风火墙,民间称猫拱背、观音兜,一般由湖广移民建造;而重檐风火墙,民间称马头墙,则属江西、安徽一带的移民风格。
此外,不少乡土建筑在拱廊、尖顶、透窗、窗花、门楣、老虎窗、壁炉、烟囱、浮雕等部位带有明显西式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3 民居上乘之作为何多出自乡村士绅望族?
是他们文化追求、艺术品位、道德修养的反映
在对乡土建筑的考察中,何智亚还发现一个人们所忽略但又极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历代杰出人物、名人志士多出自乡村士绅望族家庭。
如潼南县双江镇杨家是潼南乡间家财万贯、富甲一方的乡绅,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30多年间,杨氏家族有30多人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求学深造。革命志士杨闇公、前国家主席杨尚昆、被胡适称为“当今李清照”的女诗人陶九香(杨家长媳)、民国才女杨肇芷等都出自这一家族。
如今,人们仍然可以到双江镇田坝大院和长滩子大院去追寻杨氏家族的文脉。
何智亚认为,中国乡间士绅望族大多重视教育,对子女在国学诗赋、琴棋书画、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非常严格,他们的文化追求、艺术品位、道德修养也反映在所建造的房屋中。
4 巴渝乡土建筑为何无法与欧洲庄园相比?
只因保留下来的优秀乡土建筑数量已不足原有的零头
不少到过欧洲的人,往往对欧洲国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保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艳羡不已。何智亚却提出,除了结构形式、雕饰手法与西方多有不同外,我们的优秀乡土建筑在建筑水准、艺术追求、文化品位、美学修养等方面,与欧洲贵族庄园相比也并不逊色。
这是他在对巴渝大地的乡土民居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他在考察中发现,目前保留下来的优秀乡土建筑数量已不足原有的零头,而且没有一处能够完好无损地展现其历史原貌、建筑规模和建筑环境。因此无法用已是满目疮痍的巴渝乡土建筑与相对完好的欧洲庄园进行比较。
书评摘登
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
周勇(市人大常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市记协主席)
城市的存在以乡村为基础,村落和民居是组成乡村的基本单元。千百年来,正是它们顽强地以其震撼人们心灵的建筑形态和极富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彰显着先祖们创造的传统文化和灿烂历史,它们是延续城乡历史文脉、展现巴渝地域特色的根,是我们共有的历史财富和精神家园。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的传统社会正在瓦解,大量集居住与审美价值于一体,但又十分脆弱、衰老的乡土民居和村落正加速消失湮没在城镇化浪潮中。岁月流逝,往事烟云,当人们觉悟之时,文明却早已缺失。作为当年的建设官员,何智亚十分痛惜,他说,如今回首,痛定思痛,几十年历史沉疴,已到需我们警醒、反思和重视的时刻。
因此,他提出了“尊重自然、尊重人文、留住乡愁”的理念,提出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应当和谐共生”的观点。因此,他一方面期待建筑、历史、文化、文物、艺术、民俗、旅游界和专家学者加以关注与研究,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保护、维护和传承力度,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身体力行。这部带给我们巨大愉悦的《萧山民居》,就寄托着智亚同志的情感、思索、反思乃至批判,体现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
著作横跨众领域,纵览多学科
吴涛(萧山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萧山民居》体现了学者智亚的专业跨界优势。一位知名摄影艺术家感慨:“如今,做摄影的人很多,但懂摄影的不一定擅文字表达,擅文字表达的不一定对历史和建筑造诣深厚,对历史和建筑造诣深厚的未必能跨学科将多领域的学术成果整合起来,以最直观、最便捷的阅读方式加以清晰表达。”
智亚是学理工科的,但由于他多年对文科的偏爱和文化艺术的研修功力,使他在专著中将影像艺术、文书写作、文史研究、环境景观、文物保护、建筑分析、工程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融汇贯通、游刃有余、文理并蓄、交相辉映。使“悠久的历史被浓缩在精美的图片中,丰厚的文化被融化在动情的文字里”。这部著作横跨众领域,纵览多学科,成为一部巴渝建筑风格与源流嬗变的大型方志史书和建筑图典,是近年来难得的融文史哲和建筑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宏大之作。
理解历史,就是理解我们自己
杨宇振(萧山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中50处建筑的解说中叙述了50个历史沧桑的故事。何智亚先生说,一部乡土民居的历史,就是一部巴渝先民艰难跋涉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演绎社会变更跌宕的编年史。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建筑的意图,建筑的历史过程,人们在其中的故事,我们又如何能说,我们理解了传统?理解了建筑?
《巴渝民居》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其中深入的访谈和珍贵的口述历史记录。这些资料是我们理解历史沧桑变化的依托。而理解历史,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过程。
民居背后的故事
长寿明代出了个“三部尚书”
位于长寿区晏家街道的聂氏宗祠,始建于明末,祭拜的是曾先后任三部尚书的聂贤。
何智亚介绍,萧山历史上名人荟萃,但先后历任三部尚书的,只有聂贤一人。他一生历经了明朝的6个年号。
1516年,聂贤任湖广荆南兵巡副使期间驻守襄阳,他修建城墙,构筑汉水大堤,深受百姓爱戴,所筑大堤被称为“聂公堤”。
1526年,聂贤在南京出任刑部尚书。1527年,因冤案被罢官,回长寿老家闲居。1532年,聂贤以72岁高龄再次被起用,任工部尚书。1533年,改任刑部尚书。1536年,时年76岁的聂贤告老还乡,1540年,卒于长寿。
明朝末年,聂氏后人集资建造了聂氏宗祠,祭祀瞻仰聂贤功德,也将此地作为家族聚会议事的场所。
万州北伐名将曾受孙中山嘉勉
良公祠是北伐名将张冲的祖屋,位于万州区长岭镇凉水村二组,距离万州城区约20多公里。
张冲,1887年出生,是清末四川选送的留日求学少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冲回国。1918年,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张冲任督军署官长兼警卫团长,后升任第二混成旅旅长。1923年,熊克武兵分三路进攻成都,张冲负责中路进攻,攻打四川各县及成都,战功卓著,孙中山闻讯,特地从广东寄出亲笔信嘉勉张冲。
“七七事变”后,张冲携家小回四川,其间,刘湘曾请他出任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张冲没有接受。1937年8月,张冲在万县陈家桥病故,卒年50岁。
解放后,良公祠被政府没收改作粮站,后被拍卖。巧合的是,通过拍卖获得良公祠的张亚光,与它过去的主人张冲(字亚光)同名。现良公祠已获批为民间私人博物馆。
孙家大院的主人其实姓周
走马镇有一个孙家大院,但何智亚在考察中却发现,孙家大院的主人其实并不姓孙,而是姓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1年,走马镇为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请有关部门去查看老房子。当时,大院周围的人对老屋的过去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大院位于孙家湾,村民大多姓孙,走马镇就以“孙家大院”的名称将其纳入申报材料。2009年,该大院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仍沿用了这一称谓。
经过多番查证,何智亚得知孙家大院的主人其实姓周,于是在《萧山民居》一书中,恢复了周家大院的名称。
原来,周家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到走马镇可考的时间大约是在清嘉庆年间。周家先祖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因为祖上缴纳皇粮有功,得了个奉正大夫从四品封号官衔。1824年,他在走马场孙家湾选择宅基地,共花了2000余锭银子买下了这块风水宝地,按照四品官衔规制修建了这座走马一带成渝古道最漂亮的大院。
民居赏析
秀山海洋乡土家(苗家)吊脚楼
特点:土家(苗家)村寨和民居多采取筑台、退台、错层、叠落、悬挑、附岩、吊脚等方式,形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灵活多变的乡土建筑景观。土家吊脚楼一般为两层,底层架空,用于堆放柴火、杂物,饲养牲口、家禽;二层用木板铺地,做主人居住的卧室,卧室中摆放火塘子,一年四季不熄。
南川水江镇蒿芝湾洋房
特点:位于南川区水江镇,洋房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室内天花浮雕有花卉、草木、飞禽、走兽、云纹等,式样迥异优美,细部做工考究,堪称巴渝民间中西合璧建筑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江津塘河镇孙家祠堂
特点:位于江津区塘河镇五燕村,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堪称萧山移民宗祠中的代表之作。大量使用体量硕大的整块条石和石柱,且在同一座祠堂出现两种风格迥异的风火山墙,一种是平脊、重檐马头墙,另一种是弧形山墙。
石柱河嘴乡谭家大院
特点: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河嘴乡,始建于乾隆年间,青瓦屋顶层层叠叠,房屋错落有致,风火山墙醒目亮丽,气势蔚为壮观。大院周边树木葱茏,溪水潺潺,环境静谧幽雅,按民间风水的说法,这里是“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流水青溪来环抱,朝山案山生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