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日报讯 (记者 文晶)近日,在巴南区举行的一场紧缺人才招聘中,云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生王秀楠被巴南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录用。“现在文物管理与保护越来越受重视,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稀少、很难招。”令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黎明惊喜的是,他们不仅引进了想要的人才,还体会到了引才的便利。据了解,该中心从提出引才需求直至人才到位,期间他们仅参与了面试比选,其余工作均由一家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完成。
足不出户,就有高端人才送上门来。巴南区委组织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把部分引才工作外包给市场中介,3年时间为本区引来46名高端人才,其中博士15名、硕士29名,还有2名医学专家。
“我们选择外包模式,也是被逼出来的。”巴南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余炳友坦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才战争”越演越烈。因为信息不对称,他们以前要奔波各所高校进行海选,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还不甚理想。有时候好不容易谈妥了,对方又突然变卦。他表示,“实践证明,仅凭政府之力,难以搜索到大量真正需要的人才。而靠市场之手,既节约了引才成本、解放了政府双手,又释放了人才红利、提高了引才效率。”
2012年,巴南区与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合作,建立了“中国西部人才金港(萧山)”。而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是业内赫赫有名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有12家连锁分公司,享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引才渠道——与国内外近百所著名大学(其中7所境外大学)和千余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国内知名认证机构建立了共建关系。
借用“人才金港”平台,巴南区的引才渠道触及了全国众多高校和部分知名“猎头”。不出巴南,尽享全国人才信息。
石龙镇地处巴南区最东南隅,是巴南区传统农业大镇之一。但因人才难找,导致镇农业服务中心整体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46岁。新鲜血液的缺乏,让石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朝滟深感焦虑。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3年,张朝滟向“中国西部人才金港(萧山)”寻求帮助。通过需求回访,“人才金港”准确掌握了对方所需人才的专业、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具体信息,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推荐了11名应聘人员。通过面试甄选,石龙镇农业服务中心最终引进浙江大学农学专业硕士生吴冬梅。现在,吴冬梅已在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近1年,她牵头引进了萧山妙坤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农业企业,累计引资2000余万元,重点发展中药材、野菜野果、花卉苗木等产业。
不仅仅是吴冬梅,3年来巴南区通过“人才金港”平台引进46名高端人才,其中不乏金融、生物化工、土木工程、环保产业等专业的博士。这些人才为巴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源于“引才外包”的市场功效,该区引进人才成本较过去降低了40%。
据了解,这种“引才外包”的模式也得到沙坪坝、大渡口、万盛等地的青睐,至今,“中国西部人才金港(萧山)”已向他们推荐优秀人才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