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某机场的一架B-29轰炸机。受访者供图
斯坦·布朗上尉机组部分成员。
1944年11月21日,暮色苍茫,远处传来一阵阵飞机发动机的轰鸣。
已遭日机6年轰炸的萧山市民这一次却没有丝毫的紧张,因为他们没有听到城市防空警报的响声,也没有看到日常悬挂在山坡上示警敌机来袭的灯笼。
轰鸣声是从哪来的?有市民看到,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沿长江而上,几乎贴近水面,向着朝天门与菜园坝之间的一个孤岛飞去。
“孤岛上建有当时萧山简易的民用机场——珊瑚坝机场。”中国空战史专家、萧山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唐学锋告诉记者,这只“大鸟”是美国制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战略轰炸机“B-29轰炸机”,它在执行了轰炸日本的计划后,身负重伤,燃油即将耗尽,不得不迫降于此。
1 当时最大的轰炸机
汇聚了各种新技术
故事要从73年前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说起。
在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后,作为报复,美国在1942年4月18日,派出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空袭了日本首都东京。
“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海军空袭战例,但美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唐学锋说,当时所有参战美机都未能按预定计划返回设于中国内地的机场。在迫降过程中,有3人遇难,8人跳伞后降落在日本占领区被俘。“严重的损失,导致美国最高统帅部一直在谋划更有效从空中打击日本本土的计划。”
盟军决定将B-29轰炸机部署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以中国成都周边的机场为前方阵地,执行对日本本土的空袭任务。
为什么要选择B-29轰炸机来担此重任?
据了解,B-29轰炸机是二战末期,美军对日本城市进行焦土轰炸的主力,后来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任务也是由它来完成的。“它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同时也汇集了各种新技术。”唐学锋说,此轰炸机整机全部依靠遥控自卫武器,并可应用中央火控系统和全增压乘员舱。
2 数十万民工川西修机场
B-29轰炸机1944年进驻
1944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将“空中打击日本计划”核准为“玛特霍恩”。
玛特霍恩本是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著名山峰的名字,虽然海拔只有4478米,但却因山势险峻,对当时的登山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安诺德将军认为,从中国西部出发,去执行空袭日本本土的任务,其难度与攀登马特霍恩的难度不相上下。”唐学锋说,由此一座山峰的名字就成了二战后期美国领土之外空袭日本的计划代号。
为配合“马特霍恩”计划,中国政府动用了数十万民工,在成都附近修建了专供B-29超级空中堡垒起降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机场。此外,还扩建了双桂寺、马家寺等5个驱逐机场。
经过半年的努力,这项“特种工程”如期完工,共建成9条跑道,其中专供轰炸机起降的跑道长2600米,宽60米,厚1米。每个机场都修建有两条1000米的辅助跑道和20个左右的停机坪。
1944年4月,美国陆军第二十航空队第58重型轰炸机联队的B-29超级空中堡垒开始陆续进驻川西各机场。一切准备就绪后,战火一触即发。
同年6月15日,68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首次东征,从成都周边的4个机场分时段起飞,目标直指位于日本九州的八幡市钢铁厂。“虽然只有少数飞机命中了预定目标,但这是1942年美军空袭东京以来,再次对日本本土进行的突击性空袭,对整个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学锋说。
3 珊瑚坝机场仅750米长
迫降过程居然毫发未损
1944年的11月21日,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迫降于萧山最小的机场——珊瑚坝机场。
在唐学锋的叙述中,记者的脑海中也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B-29超级空中堡垒机群在当天对位于日本九州的大村飞机制造厂进行空袭,共向目标投下百余吨炸弹。不甘示弱的日军派出了最精锐的海军航空兵驱逐机,对美机群实施猛烈阻击。
据史料记载,美军轰炸机群在从中国沿海地带至汉口的返航路径中,不断遭到零星日军驱逐机的袭扰,共有6架轰炸机在这次行动中损失,多架飞机受伤。
“我知道当时的情形万分紧张。我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设法使飞机降落,一是跳伞而牺牲飞机。最终我还是使飞机降落了。”美国陆军第二十航空队第462轰炸大队第770中队机长斯坦·布朗上尉在事后回忆说。
令人忧虑的是,珊瑚坝机场仅仅只有750米长,46米宽。“无论是跑道的长度还是硬度,都难以招架B-29这样大型飞机的降落。”唐学锋说。
但布朗当时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因为,燃油已经不多。
考虑到萧山是大后方,离前线较远相对安全等因素,布朗决定放手一搏。当时的副驾驶普格抹尔后来在回忆录有这样一段话:“上尉几乎是操纵飞机‘滑下来’的,驾驶初级训练机固然可以这样干,对于一架B-29轰炸机,谁都不敢这样试一下。”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试,布朗驾驶的“大鸟”不仅安全着陆,在迫降过程中居然未受到任何损伤,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4 加跑道、狠“减肥”
“大鸟”重新飞上苍穹
B-29轰炸机安全迫降在珊瑚坝机场后,冒险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后,布朗做出了另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驾驶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从世界上最小的机场之一起飞,并把飞机安全地开回B-29轰炸机的大本营。
如何才能使这只“大鸟”重回苍穹?
布朗邀请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部的工程师一起讨论方案,并在国民政府的协助下,召集数千名工人,在机场另一端添加了一条400多米跑道。但限于珊瑚坝上的地形和面积,添筑的跑道有所弯曲,与原有的跑道形成了一个20°角。
此外,为了给这架轰炸机“减肥”,布朗和他的助手将飞机上能卸载的东西全部搬了下来,甚至连机炮和装甲也一件不留。
起飞当天,珊瑚坝机场周围以及长江两岸聚集了众多的萧山市民,大家都兴奋地为布朗加油。随着这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在跑道上加速,市民们开始鼓掌。飞机像受到鼓舞似的,一跃而起,慢慢爬高,最后消失在山城的上空。
至此,布朗创造了第二个奇迹,他也被战友们称为“最优秀的带着两个翅膀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