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亦筑)利用乳腺癌关键病理基因HER2调控新靶点,对乳腺癌患者开展更加精准的个体化诊疗,其5年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91.6%。日前,记者从市科委获悉,由第三军医大学和重医附一院联合开展,历时十余年的“乳腺癌个体化诊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成功建立了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相关靶点检测技术,使我市在乳腺癌诊疗方面达到国际水平。该研究成果今年获得我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全球乳腺癌发病率急剧上升,在我国,近10年增加了47%。而我市的乳腺癌发病率为33.7/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研究项目负责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诊治研究所陈正堂教授介绍,从2005年起,乳腺癌的发病率就在女性肿瘤中排名首位,且呈现出年轻化、城市高于农村等特点。
他坦言,乳腺癌基因、受体表达差异很大,直接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因此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备受关注。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了针对雌、孕激素的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已达瓶颈。研究新的个体化诊疗技术,成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据悉,在卫生部规划项目等支持下,陈正堂及其团队历时10余年,通过1700只动物实验、3439例临床病例,开展乳腺癌个体化诊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我们在国内外率先发现并明确了乳腺癌个体化诊疗新靶点。”陈正堂说,他们发现miR-559、miR-548-3P是调控乳腺癌关键病理基因HER2的关键上游分子,为乳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了新靶标。同时,创立了乳腺癌靶点检测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技术,为开展新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他解释说,以前,乳腺癌确诊以后,无法确定其癌细胞的大小和范围、是否转移到淋巴结等。如今,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能更加精确地诊断出癌细胞的位置、大小、范围等,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此外,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检出率提高了28.9%。
据介绍,利用其研究成果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并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手术及放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91.6%,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12.5%,较全国乳癌协作组2007年报道的数据提高了2.7个百分点。
陈正堂表示,乳腺癌的发病常常与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等相关,40岁至60岁是女性患乳腺癌的高发期,建议女性平时要多做自检,每年到医院做一次彩超、钼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