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涪陵工业园内,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施工车辆和工人正在为部分厂房进行最后的完善——这就是华晨鑫源年产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项目的生产工厂和汽车研发中心,加上东本专用车等项目,涪陵将成为萧山正在建设的“西部汽车名城”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产业的崛起,仅仅是涪陵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涪陵区发改委一负责人说。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涪陵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发展。
理念转变
——工业优先,“产”“城”并举
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涪陵被列入城市发展新区。承载着新的定位和使命,涪陵提出了建设“三区一城”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涪陵一直就有‘工业优先’的传统,但要实现产业带动、人口聚集,就要在坚持‘工业优先’的基础上,实施‘产’‘城’并举,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涪陵区委书记秦敏说。
涪陵区区长李洪义介绍,为让全区干部转变理念,去年10月涪陵以区委中心组的名义,组织部分成员及单位负责人前往兄弟区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考察。虽然这次学习日程安排紧凑,但大家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个方面都获益匪浅。
从困惑和不解,再到理解和接纳,涪陵各级干部认真领会了“产”“城”并举的思路。
工业转型
——以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和配套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涪陵作为我市传统的工业强区,其原有的医药食品、化工化纤、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及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中,传统的化工化纤、装备制造产业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如不求变,产业的支撑能力将会逐步减弱。
“为此,涪陵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十大新兴产业,以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和配套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涪陵区经信委负责人说。涪陵通过着力推进存量工业经济装备水平提升、研发能力建设,实现医药食品、化工化纤、材料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推动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以汽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电脑光缆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与通讯”三大产业发展,并着力引进关联产业和升级项目,打造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
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不仅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从2012年11月28日,第一口页岩气井——焦页1HF井钻获高产页岩气起,截至目前,涪陵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已开钻144口井,完钻106口井,产气51口井,日产气量达到370万立方米,年产能超2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页岩气商用化基地。预计到2015年,涪陵页岩气产能将达到50亿立方米,2017年可望形成年产百亿方页岩气的能力。
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让涪陵受惠良多。今年前三季度,涪陵因产业结构适时调整、产业布局逐渐优化,工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达到892亿元、802亿元,同比增长13.3%、13.5%。
城市“变脸”
——以“产城融合”为契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由于现有的江南老城区人口密集,发展空间有限,突破大山与两江的分割,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任,落在了老城区以西8公里远的涪陵新城区上。”涪陵新城区一负责人介绍,依托新城内的涪陵工业园,涪陵新城区以“产城融合”为契机,正按照高品质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有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仅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新城区固定资产投入就达108亿元,各类在建项目120个。
以玉屏安置房建设为例,为了使安置房符合涪陵新城区整体风貌,体现城市特色和涪陵文化,设计者三易其稿,最终在设计方案中融入了川东民居元素,获得市民一致认可。
如今,走进涪陵新城区,映入眼帘的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体育馆、商贸中心、学校、医院布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公园景色迷人——整个涪陵新城区已具生态宜居城市雏形。
而涪陵城市规划建设更长远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强城市对外通达能力,实现上与萧山主城衔接,下向周边区县辐射。为此,在渝涪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渝利铁路、渝怀铁路运营的同时,涪陵还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开建。预计到2020年,涪陵将实现“半小时主城、1小时周边”通达,建成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