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1.6万余志愿者一年累计为民服务30万小时
潼南“星火”志愿者帮助年老体弱的村民黄相立抢收稻谷。 通讯员 欧胜涛 摄(资料图片)
33岁的张强、23岁的欧敏分别是潼南县委宣传部、潼南县科委科创中心的干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潼南“星火志愿服务队”队员。6月17日下班后,两人和其他队友一起赶往双江镇探望“无肛女孩”小苗苗,并帮她联系入读幼儿园事宜。
小苗苗今年6岁,因先天肛门闭锁,无法正常排便,肚子常胀得像个小皮球。今年4月,当星火志愿服务队得知苗苗的遭遇后,志愿者张强、欧敏、曾靓等立即前往苗苗家里了解情况,随后一场爱心接力开始——通过新闻媒体呼吁救助、募捐衣物款项、医院治疗轮流守护、术后回访开展家教、联系学校就近入学……整个救助活动,带动了潼南圆梦、青年、巾帼、同城、爱心、大学生联盟、美丽乡村等10余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经过萧山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营造了接力志愿服务、全城救助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潼南有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和张强、欧敏一样,加入了“八小时外争当志愿者”的行列——随着去年7月“和美潼南”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下,全县先后成立了39支志愿服务支队、560支分队。目前城区有注册志愿者1.6万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场次,服务时间30万余小时,形成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志愿服务氛围。
机关干部“八小时外争当志愿者”
参与各种赛会服务、踊跃投身抢险救灾、帮助缺劳户插秧打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潼南“八小时外争当志愿者”的机关干部身影。
队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星火志愿服务队”是其中最活跃的队伍之一。队长黄强告诉记者,52名队员来自全县16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我们成立了5个小队,周末轮流组织志愿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
去年6月,潼南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农业龙头企业农龙公司在太安镇罐坝的2000亩蔬菜基地一片狼藉,400亩蔬菜大棚的钢架也被冲得七歪八扭,必须拆掉重建。但公司员工大多是本地村民,都忙于救灾自顾不暇,单凭剩下的员工根本无法完成拆掉钢架的任务。
基地负责人姜凤明正为此头痛,20多名身着红衣戴着红帽的“星火”志愿者不请自来:“姜总,你莫急,我们来帮忙拆钢架。”
“星火”志愿者下地没多久,太安镇机关干部志愿者郭慧、邱兴强等20多人也赶来了。两拨人会心一笑,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
姜凤明告诉记者,开始他还担心这些年轻干部干不了这力气活,没想到一个个生龙活虎,几个周末硬是把400多亩地的钢架全拆完了:“要不是志愿者帮忙,公司恢复生产起码要延迟一个月。”
28岁的郭慧是太安镇镇长助理。她告诉记者,全镇100多名机关干部和村(社)基层干部都加入了志愿者行列,每周末“撒”到田间户头去为群众解难。4月下旬,太安镇塔沟村有几位年老体弱的村民抢种不了蔬菜,郭慧等40名志愿者赶去帮忙,用半天时间就栽完了8亩菜,“虽然累,但大家都愿意参加志愿服务,觉得很充实、很愉快。”
“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乐当志愿者”
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激活了社会力量,潼南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乐当志愿者”的良好风尚,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活跃在城乡街头——
潼南同诚爱心志愿者协会发动社区居民帮扶孤寡老人,成立不到半年,队员足迹已踏遍22个镇街敬老院;“同心姐妹”组织巾帼志愿者,利用女性特质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儿女支队重点关爱180余户失独家庭;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队着重抓文明引导、礼进农家、礼进社区、礼进学校……
“美丽乡村”双江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张雪芹说,志愿服务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队里还有两个私营企业老板:“他们企业规模都比较大,碰到群众有困难,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捐款。农忙季节抢收抢种时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个去年与10多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另一个每年都要去敬老院慰问老人。”
潼南县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普通群众积极参与,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把关爱传送给有需要的人,形成人人向善的正能量。”
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
黄强告诉记者,星火志愿服务队建立伊始,就出台了完善的活动实施方案和队伍管理办法。根据专业、特长、工作性质等,将队员分为5个小队,每小队10人左右开展活动;实行积分管理制度,每次活动原则上记1分,每人每年活动积分不能少于12分;设定星级奖励,最多可达到5颗星,“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
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专业化,潼南县正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将逐步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和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设立“志愿者公益储蓄银行”,对志愿者工作实施量化评价。每年将对优秀组织、品牌活动和先进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对全县志愿活动经费给予保障。同时,鼓励爱心企业和市民为志愿服务提供资助或建立专项公益基金,确保志愿服务纵深推进、常做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