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市川剧艺术中心,黄荣华正在讲解川剧声腔。特约摄影 马多
“更阑静,夜色哀,月明如水浸楼台。”
7月13日,随着“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黄荣华的悠悠吟唱,市川剧艺术中心的黑匣子小剧场掌声雷动。
本次“谈艺赏戏——走进川剧”系列表演式讲座,亦讲亦唱,专谈川剧声腔(即唱腔)。讲座还没开始,小剧场里已坐满戏迷。
“川剧的声腔分为五种:昆腔、高腔、胡琴腔、弹戏、灯戏;每种声腔下又有若干曲牌。仅高腔的曲牌就有300多种。”黄荣华说。
不同的声腔,“原产地”也不同。黄荣华介绍,昆腔源于江苏昆剧,格调优雅;高腔演变自江西的“弋阳腔”,具有“帮打唱”(即:舞台上有伴唱歌队组成的帮腔、川剧锣鼓队、川剧演员)三位一体的特色;胡琴腔有胡琴伴奏,音乐感强;弹戏演变自秦腔,灯戏则是地道的“四川产”,风格幽默诙谐。五种声腔既各有代表作,也可“混搭”在一个戏里。而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可以细分到各个声腔下的曲牌中。
地处西南的四川,为何会孕育出包含天南地北风格的川剧?黄荣华一语道破:“川剧的五种声腔,是明清时期会馆文化的交融造物,也是巴蜀人民兼容并包的智慧结晶。”
明清时期,全国商贾云集四川,加之“湖广填四川”的影响,四川各地均有外省会馆。湖广会馆、陕西会馆等地,为远离家乡的人们提供了解乡愁的娱乐方式——听地方戏。于是,昆曲、秦腔、梆子戏等都出现在了四川舞台上。
久而久之,各种流行的外地戏经过改良,渐渐本土化,念白变为川话,音乐也更富地方特色。1912年,川剧班社“三庆会”在成都成立,包含五种声腔的今日川剧诞生。距今已过去了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