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未来的路怎么走,需要自身去积极创新和探索。”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或“公司”)董事长白涛看来,中国人寿已走到“无人区”,未来既要坚守保险姓保和保险保障本源,更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中国人寿深得资本市场认可,12月20日,在第十二届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评选中摘得“最具投资价值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殊荣。
“基本盘”提质增效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价值引领,业务发展展现较大韧性,规模价值继续引领行业。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内含价值达12508.77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底增长4.0%;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57.45亿元。
当前人身险行业正处在企稳筑底阶段。从长期来看,中国保险业仍处在上升期,公司发展也处在重大战略期;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行业来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中国等战略在深入推进。中国人寿正重点围绕营销体系改革、数字化转型、综合化经营、产品+服务的模式创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等领域,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人寿坚持有效队伍驱动业务发展,实施 “稳中固量、稳中求效”的队伍发展策略。公司推出“众鑫计划”专项提优提质项目,加快推动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全面升级销售队伍管理办法,聚焦新人、主管和绩优群体,强化业务品质管理;科技赋能销售及队伍管理,通过“国寿易学堂”、智能培训系统等数字化平台加强线上培训及风险合规教育,有序恢复销售队伍活力,推动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公司多元业务板块聚焦专业经营、提质增效、转型创新,与个险板块有效协同,积极拓展银保、团险及健康险业务。
公司积极深化银行合作,规模价值稳步提升,渠道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426.09亿元,同比增长23.7%;银保渠道持续加强客户经理队伍专业化、科技化能力建设,队伍质态稳步提升。到2022年6月30日,银保渠道客户经理达2.3万人,季均实动人力保持稳定,人均产能持续增长。
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的当下,中国人寿近年来大力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和线上直销方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体验。公司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增长,银保监会监管口径下总保费达388.72亿元,同比增长121.5%,创历史新高。公司下一阶段拟积极布局互联网人身险专属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互联网保险服务。
在综合金融板块,中国人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寿险+”综合金融生态圈,开创综合金融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从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出发,联合广发银行、财产险公司开展各类客户经营活动,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优质金融保险服务方案。
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
以深化数字化驱动为核心,中国人寿全力夯实科技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去年以来,该公司对科技架构进行全面革新,以开放云服务形式提供多元化技术支撑;积极构建综合化企业协同框架,健全数据管理机制,提升全场景客户服务体验,全面助推运营风控智能升级,深化赋能价值创造,使数字化转型再上台阶。
在数字化销售方面,中国人寿物联网有效覆盖全国机构网点,打造线下职场的线上数字孪生,实现全国12大类、24万电子设备的集中管控,科技资源扁平化供给和信息高效畅达全国一线职场,构建企业在线协同体系,驱动销售队伍与客户线上双边互动,为营销员打造全方位社交化应用场景。服务方面,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产品交付机制,日均科技产品迭代优化超过40次,快速满足客户需求。运营方面,新增推出核保五大智能模型,建立覆盖5大类19个关键风险类别的健康险智能理赔模型,让理赔更高效和便捷。
践行“低碳”要求 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人寿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主动承担经济绿色转型助推器的角色,深化绿色运营,支持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企业运营践行节能减排。中国人寿充分发挥国企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公司向全体员工及销售伙伴发出“双碳生活十个一”行动倡议:少开一盏灯,多省一度电;少用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去年,中国人寿保单无纸化投保率达99%,投保及运营各环节合计节约纸张3557吨。
将绿色投资落到实处。去年以来,中国人寿优化责任投资管理体系,加大责任投资方面的研究力度。将ESG评估纳入另类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流程,推动落地兼具生态效益和投资回报的优质项目,去年全年新增绿色投资规模超过500亿元,累计绿色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加4倍,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人寿制定了气候变化应对体系,从治理、战略、风险识别、指标和目标四个维度完成公司年度气候变化评估及下阶段应对方案。公司充分识别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并融入日常管理。在产品端,优化和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服务,通过公益广告塑造积极形象,加强内部低碳意识培养;在运营端,实施运营节能降耗、无纸化办公、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通勤、倡导缓解气候变化行动、充分参与气候变化应对公益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在投资端,坚持以投资拉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国家和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