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观察 > 财经 > 正文

AI+营销领域创新典范!趣致集团荣获CFS“2025杰出人工智能引领奖”

2025-07-21 16:49:21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7月16日-17日,CFS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峰会以主题演讲、高端对话、深度分享、致敬盛典、品牌展等形式汇聚和分享商业智慧,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力。

图片4.png

峰会期间,特别举办了CFS 2025致敬盛典活动,向各个领域的创变者、引领者致敬。CFS组委会邀请知名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专家学者、媒体领袖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成员通过的综合评估体系,进行可量化的数据比对,最终评选出获评名单。会上,趣致集团凭借其在AI+营销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和商业化成果,荣获“2025杰出人工智能引领奖”。

图片5.png

技术突破:多感官AI交互引领营销新体验

趣致集团自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营销场景深度融合。其自主研发的AI互动终端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动作为一体的五维交互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营销单向传播的局限,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的体验。

趣致集团AI互动终端可通过生成虚拟环境如热带雨林或极地冰川,将产品特性与场景深度绑定,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让用户在游戏化的交互中逐步观看产品介绍动画,如直观感受咖啡豆种植园或天然水源地的原料溯源过程,停留时长较传统展示提升3倍。同时,终端的触觉反馈模块可模拟产品触感,结合定制香氛系统释放对应气味,进一步强化感官记忆,显著提升用户参与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趣致集团基于AI大语言模型开发的数字人导购系统。这些数字人不仅能够理解复杂的用户需求,还能根据所在场景、用户画像和历史行为数据,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产品推荐。这种智能化的交互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品牌商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营销渠道。

商业化成就:线上线下闭环创造增长奇迹

技术创新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商业化成果来体现。趣致集团通过“趣拿”平台构建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2024年实现了业务收入和利润的迅猛增长,充分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竞争力。

趣致集团的AI互动终端网络已覆盖中国22个城市,包括所有一线城市和大部分新一线城市。这些终端战略布局在办公楼、长租公寓及商场等高流量区域。通过线下终端吸引用户并引导至线上平台(“趣拿”APP和微信小程序),趣致集团成功打造了一个完整的营销闭环。品牌商不仅可以获得创新、高效的营销服务,还能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反馈优化产品策略。

2024年,趣致集团AI+营销业务板块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6%,利润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成绩的背后是AI技术带来的效率革命——通过智能分析、精准定位、趣味互动,营销活动的转化率提升了3-5倍,而获客成本则下降了40%以上。多家知名消费品牌,包括国际快消巨头和本土新锐品牌,都已将趣致集团的AI营销解决方案作为新品推广的首选。

行业影响:推动营销生产力变革

趣致集团的创新不仅为企业自身创造了价值,更推动了整个营销行业向智能化、互动化方向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在营销领域的重要体现。

传统营销行业长期面临着效果难以量化、用户参与度低、个性化程度不足等痛点。趣致集团的AI互动终端网络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其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单向广告传播模式,让品牌以多感官的趣味、沉浸式的形式与消费者进行交互沟通,而同时品牌也能够实时获取用户反馈,快速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这种双向互动机制极大地缩短了市场反馈循环,让品牌能以更高效的方式触达和打动消费者,品牌也能够更敏捷地应对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变化。

在行业标准方面,趣致集团的多感官交互技术和效果评估体系已成为业内参考的标杆,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趣致集团开创的互动营销模式将成为行业标配。

荣誉加身,砥砺前行。“2025杰出人工智能引领奖”是对趣致集团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潜力的期待。未来,趣致集团将继续引领营销行业的智能化变革,为品牌商和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remain":7,"success":1}http://www.xsgou.com/biz/finances/2025/0721/20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