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电动化成趋势 燃油车时代“终结”只是时间问题

2018-12-03 18:00:36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在11月25日结束,为期10天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参展的新能源汽车达150辆,占参展车辆的15%,其中国外企业展出44辆,多以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为主。

在两个多月前——9月9日结束的为期10天成都国际车展上,展出的62款新车中,新能源车有15款,其中9款是纯电动车。

电动化、纯电化成为中国国际车展中展车的标配和标签。在全球车市遭遇寒冬、低迷的背景下,发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车企的突围、纾困良方。

本次广州车展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等豪华汽车品牌不再是拿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是祭出当下及未来两年将要上市的新平台纯电动车型。

其中,捷豹路虎不仅展示最先进的捷豹纯电动赛车,还在车展现场举行新英伦豪华纯电轿跑SUV捷豹I-PACE的首批车主交付仪式。

从广州车展看,广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北汽新能源、长城、长安新能源、比亚迪、纳智捷等传统车企开始推出全新的纯电动车型,东风雷诺、上海通用等传统车企也把纯电动作为未来推出车型方向。

从1-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上看出,119款电动汽车中,纯电动车型约占八成;纯电动车型销售53.5万辆,约占六成以上销量。

近期值得注意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暴增,达到159.3%,远高于纯电动车型的80.3%,享受政策补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从2017年占比16%提高到今年前10个月近30%。

从新近披露的合资项目看,江淮大众、众泰福特、长城宝马等新合资车企也将纯电动作为主打产品。

从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遵循发展规律和趋势及国情来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雷声大雨点小,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成为电动汽车的两驾马车。

从车企类型看,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策略,由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转为纯电动与插混为主。

近一年,云度、蔚来、威马、新特、电咖、小鹏、前途、合众等造车新势力以精致的纯电动车型入局,逼迫传统车企不得不在电动汽车上拿出看家本领和真功夫。

为什么传统车企推出新能源汽车时先是以混合插电车型为主?对传统车企来说,不用承受迭代归零成本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自然是首选。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认为,传统汽车公司的研发体系主要专注于汽油车,现在90%以上的传统汽车公司推出的电动汽车都是油改电的。

传统车企坚持主推插混,就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延长传统燃油车在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动力的生命周期。正是船大难调头。

传统车企力挺插混除利益使然,还有理由是插混技术复杂、成熟,但成本也比纯电高,而补贴较少。但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是因为复杂吗?恰是因为智能手机实现高度的集成化,简单了才具备推广和应用的可能。

在一些专业人士眼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就是一个汽油机加一个电池包,平时使用也以汽油机为主。插电混动有完整的两套动力系统,且分别独立工作,起不到互补各自高效工作区的作用,两套动力系统既昂贵又重,整体能量转化效率低下。

杨裕生院士曾在多个论坛上指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是真正的电动汽车。插混电动车把电池拿掉卖掉,既减轻了车重更省油、电池又卖了钱,同时电池补贴也拿到了手。

电动汽车主要是电气产品,核心零部件主要是电池系统、电控系统以及电驱动系统;传统汽车主要是机械产品,核心总成是发动机、变速箱与驱动桥。前者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对后者而言,是完全颠覆性的创新和替代。

混合动力汽车则是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进行环保性能的改进,是传统汽车延缓其生命周期的过渡性产品。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当初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虽收获良多,但在高端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等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仍基本依赖进口。

由此,中国要想在燃油汽车领域追赶上美、德、日等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几乎和国外同处一个起跑线上,且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现在再不及时变道超车,此前的领跑优势将会逐步落后。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remain":4999851,"success":1}http://www.xsgou.com/energy/2018/1203/13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