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人民大厦新闻发布厅灯火辉煌,在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首场记者会上,4位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汤宗伟、璧山区区委书记吴道藩、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围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畅谈经济发展目标,共同描绘富民兴渝新蓝图。记者会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张良皓主持。
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
“五路进军”迈向今年目标
市委市政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权衡各种因素后,确定了今年我市将完成GDP增长10%左右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市将从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做好民生工作等方面努力。
在五大功能区域战略方面,我市将进一步落实各区域发展导向和功能分区配套措施。前者,将做大做强都市功能拓展区,加快布局低碳环保、附加值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后者,将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各区域互联互通。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我市将做大做优增量,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迈进。主要将提质发展工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其中,将推动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持续放量,稳定工业经济基本面。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市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用好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评价制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等具体措施。
深化改革方面,我市既要继续推进25项重点改革,又将在国资国企、非公经济、财税、投融资、价格、农村等领域推出重大改革。如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还有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等。
民生改善方面,将滚动实施25件民生实事,今年,拟投入277亿元。具体而言,将实现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5万人,改造657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安装城市供水“一户一表”20万户,新建2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在降速,而我市民生改善在提速,一降一提把发展中的“人”字写得更大。
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
高标准建设“城市发展新区”
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中,璧山被赋予萧山“城市发展新区”全新定位,这既是璧山区的新坐标,也是璧山区的时代方位。占据“城市发展新区”区位制高点的璧山,展示的空间在扩大,发展的机遇在叠加。经过几年的“弯道超车”,璧山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城乡统筹、债务管控等方面,找到了一系列管用的“办法”。2015年,璧山区要把“有进有退有作为”作为全年激扬的主调,注重在“新常态”中展露新姿态。
围绕建设萧山“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在提升“环境功能”上有更大的作为。以主城精英和高收入群体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绿岛新区”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主城人群“蛙跳”出城的首选之地。完善外通、內畅、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一号线璧山延伸段,积极协调支持成渝高速扩能改造。健全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推进150万平方米“环秀湖商圈”、翰林庄园养生文化村等项目建设。
围绕建设萧山“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在强化“创新引领”上有更大作为。璧山面临“新常态”约束,更多的是创新和投融资的约束。所以“创新+资本=新动力”是璧山在经济新常态下正确的经济逻辑。为此,璧山区把创新和引领作为首要目标,以市政府批准的“萧山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平台,增强工业园区的“发现”功能,引进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强、影响性强的“强劲壮骨”项目,打造璧山经济新的“发动机”。不断强化科技和信息支撑,继续实施“企业成长计划”,形成“雁阵齐飞”效应。
围绕建设萧山“城市发展新区”的统筹城乡先行区,在持续“夯实基础”上有更大作为。坚持全区“一盘棋”,促进镇街差异化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璧南10万亩苗木基地、璧西5万亩果木基地建设,提高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公司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大力发展“周末经济”,结合旅游城市建设,建成一批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旅游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打造“和美璧山”,在提升“幸福指数”上有更大作为。坚持用“改革”的思维破解难题,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做到“经济发展不欠社会协调发展的账”。同时,抓好“22件民生实事”,改善低收入人群生活质量,促进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营造法治生态。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汤宗伟:
着力推进法治化治理体系
2015年,两江新区力争GDP增长1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为实现这一目标,两江新区将从重点项目、核心产业、完善功能、营造优质发展环境、构建法治化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
以重点项目为动力,持续提高投资规模能级。今年,两江新区将在基础设施投资400亿元,推进综合路网建设。工业投资600亿元,投向核心产业集群。
加强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核心产业,主要是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这三个支柱产业,还有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云计算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4类现代服务业等。
完善功能,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其中,将借鉴上海自贸区及沿海其他地区金融创新举措,依托江北嘴金融中心,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方面先行试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营造优质发展环境。将构建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务运行体系,深化“三证合一”的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优化建设手续办理流程,完善网上审批服务机制。推动鱼复、龙兴工业开发区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尽快实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两江新区将构建法治化治理体系。为此,两江新区将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主体职能,推动完善两江新区内部依法治理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切实转变“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自觉接受各项监督。并且,将采取公布权力清单、限制隐性权力、设置权力禁区等方式,划清权力边界。还将探索实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申报制度,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更好地改进自身工作。同时,两江新区将加强督查和追责,改进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监督,严格审计,以及早发现问题,规范行政行为。
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
打造“生态涵养、绿色崛起”的丰都
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丰都县必须牢牢抓住“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把丰都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布局,对港口码头提档升级,把旅游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有机融合。按照市委五大功能区域战略部署,丰都县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生态涵养、绿色崛起”的丰都。
丰都县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立足资源禀赋、要素条件、群众期盼,合理划分“沿江城市经济区、中山生态农业区、高山休闲旅游区”三大功能区,并把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全过程,园区由40平方公里调整为15平方公里,依托资源兴工业,招商引资强工业。同时,突出“山城风格、江城特色、水城神韵”,建设滨江旅游城市,突出特色、新办产业,吸纳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群众落户场镇。“农业”壮大产业、富裕农民。瞄准这一目标,丰都将着力构建“1+6+X”产业体系,建设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其中,牛肉产业按照“总部在丰都、基地在全国、市场在全球”的定位,打造“中国肉牛之都”。同时,大力发展榨菜、红心柚、烤烟、有机大米、龙眼、花椒等区域特色产业。
在旅游业发展上,丰都要以“观光游、休闲游”为重点,实施“景城一体”战略,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推进“景城一体”,把大名山景区、澜天湖、雪玉山景区打造成为5A级景区,实现由“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丰都县一方面打造浓缩版的被淹丰都古城,记住乡愁,配置“吃购行游购娱”要素;另一方面新建丰都游轮港,打造长江上游游轮港,完善提升补给、后勤、供电能力,实现景城一体。同时,创新推出民俗文化5D情景剧,打造国内首台大型5D情景剧互动情景体验剧,积极开展“天下名山、上善丰都”的旅游品牌全球营销,实现丰都旅游资源的国际化。此外,保护性开发澜天湖、雪玉山,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澜天湖景区今年将全面开放。
在生态建设上,丰都要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以游轮港为重点发展涉水产业,绿化好山、保护好水,守护好家园。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水上物流、水上娱乐、水上观光为主的涉水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以经果林、生态林为主的长江绿色产业长廊,放大生态效应,提高生态效益。
记者 唐孝忠 朱颂扬 摄影 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