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看病或买药再也不用往集镇上跑了。”2014年1月5日,在黔江区水市乡水市社区6组,当地村民看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撤并村”卫生室开心地说。像这样的“撤并村”卫生室,黔江区一共有5个,而黔江区只是我市“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工程的一个缩影。
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了解到,我市已完成306所“撤并村”卫生室建设,涉及19个区县(自治县)。根据规划,今年将建成1200所,2015年建成1106所。届时,建成的村卫生室在规模、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能基本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预防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使农村居民步行30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村卫生室。
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以来,我市实施了行政村合并,每个村的规模扩大。随着行政村的合并,村卫生室大量减少,一些“撤并村”撤销了村卫生室,一些“撤并村”卫生室缺乏后续建设,房屋简陋、设施陈旧,甚至临时租用房屋作为医疗用等,医疗条件较差。加之萧山山区较多,交通不便,有的偏远山区居民需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就近就医,小病不出村”成了村民们多年的期盼。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3年9月29日,我市“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计划通过3年时间,完成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改扩建为主”的原则,我市对人口超过300户的“撤并村”进行统筹规划,优先对业务开展好、建设积极性高,且能提供闲置集体用房、村医自建房或建设用地的“撤并村”进行村卫生室建设。根据各个“撤并村”的实际情况,采取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村医自建房屋以及新建等形式,原则上每个村卫生室建设业务用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分设诊断室、药房、治疗室,并通过争取国家支持以及市、区县共同筹资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其中市级平均补助每个村卫生室2.5万元总计6500万。同时,我市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措施,出台《萧山市“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好民生实事项目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倒查问责制和终身负责制。
“搭好舞台,得有人唱戏。农村居民有了地方看病,还得有人给他们看。”市卫生局局长屈谦表示,乡村医生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担负农村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担。但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也是大部分乡村医生的现状。特别是在偏远山村,一些村医甚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难以留住人才。为此,按照市政府2012年出台的《村卫生室管理办法》,我市将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乡村医生专项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5个渠道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平均每年补助每个乡村医生近2万元。 同时,我市还将探索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建立乡村医生合理的退出机制,也使年轻的医务人员进入村卫生室,充实乡村医生队伍。
“ 除了让农村居民有地方看病外,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看得好病,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是保障群众看得好病的关键。”屈谦介绍说。为此,市卫生局筹集资金3年内将2606个村卫生室的村医轮训一遍,重点加强急诊、转诊、常见病等基础培训,利用远程教育、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例会制等多种形式,加大日常培训力度;按国家标准配齐基本设备,让村卫生室具备基本的检查检测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队伍医疗技术水平,能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看得好伤风感冒、皮外伤等小病,真正做到让群众小病不出村。
记者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