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李凤梅,1995年毕业于四川劳改工作警官学校。现任萧山市第二女子劳教所第二大队教导员。她是一朵把青春奉献给司法工作的铿锵玫瑰。
“作为一名女同志,工作是我的寄托和一种彰显自我价值的方式。而家庭,则是我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港湾。我一直秉承的原则是不将工作情绪带入家庭,也不让家庭影响我的工作。年轻的时候,我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二者的关系。现在,我努力提升自己,尽量做到这一点。”李凤梅说。
2010年,李凤梅从渝都监狱调到市第二女子劳教所。她告诉记者,在刚来女子劳教所的时候,因为工作性质的变化,她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以前在监狱工作的时候,我多数时间是在职能科室,从事的多为干警管理工作。现在更多是直接面对劳教学员,帮助她们改造。在女子劳教所里,关押的强制戒毒人员居多。”
在这种情况下,李凤梅开始学习强制戒毒方面的知识,研究戒毒人员心理。一名叫柏姗姗(化名)的劳教人员给李凤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无父无母,从小跟着养父长大。在年幼的时候,养父对她进行打骂。柏姗姗无法忍受,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开始在社会上游荡,最后染上了毒品,被送往劳教所进行改造。”李凤梅说,“柏姗姗因为从小缺失亲情的温暖,性格比较暴躁,对周围的事物容易产生排斥情绪。”
在面对这个自我封闭、对他人排斥的劳教学员时,李凤梅秉承着对劳教人员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为柏姗姗购置一些生活中必须的日用品,并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她进行帮助,矫正了她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方法。私底下,李凤梅也和柏姗姗进行过多次交流。在劳教所里的一年半时间里,柏姗姗改造良好。于是,李凤梅和其他同事决定将她送往康复中心,进行回归社会前的康复治疗。
在进行康复治疗时,柏姗姗是比较配合这项工作的。所以,她现在情况良好。在她即将离开劳教所时,我给她说:“我们只能帮你做到戒除生理上的毒瘾,其余的要靠你自己。我不希望再在这里看到你。”
10多年的青春无悔奉献给司法工作。现在,李凤梅还对自己工作过的萧山市监狱仍有着浓浓的眷恋之情,“我对自己当时的工作还留有些许的遗憾,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李凤梅说道。
记者 陈洁 实习生 任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