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是全国各地面临的共同任务,而萧山有其自身特点,为破解萧山所面临的五大难题,萧山开启了探索之路。到底做得怎样,有些什么举措、经验等?值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在人民大会堂宾馆,本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他一一作答,详解萧山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记者:直辖以来,萧山社会管理创新面临最大的难题有哪些?
刘光磊:直辖以来,萧山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重、挑战大、难度高。主要有五大转型之难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萧山作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其改造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现。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是“世界级难题”,库区产业空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交织,移民安稳致富任务艰巨。
萧山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库区,城乡收入差距大、贫富分化较为突出,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城乡居民身份矛盾、城乡工业系统矛盾、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对社会服务管理和维护社会总体平稳是严峻考验。
未来萧山将建成“1000平方公里、一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随之而来的征地拆迁、危旧房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萧山基层基础薄弱,特别是全市10000多个村、社区的治理能力较为薄弱。当前,农村9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800万农民常年在外,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群体,基层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和谐稳定的瓶颈。
记者:为破解上述难题,萧山市委、市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战略构想?
刘光磊:坚持城乡统筹改革发展,从解决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重大民生问题给老百姓实惠,着眼于消除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破解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探索一条以民生共富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和社会管理之路。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财政支出的5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先后出台“民生10条”、“共富12条”、“民主法治建设15条”,构建起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萧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萧山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规划》,并制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及其分工方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谋划社会管理规划的重点。
记者:民生是社会管理创新之根基,为了二者的结合,萧山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刘光磊:将群众维权问题、交巡警合一、校园警务勤务、阳光司法、道路交通生命工程、流动人口有序政治参与、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等作为规划的重点内容,着力改善民生;把群众的安全感90%以上、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90分以上作为主要目标,每年让群众打分,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规划项目、资金的投入上,重点向广大农村、三峡库区、进城农民工、“农转城”人员、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来渝少数民族同胞倾斜,促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如前所述的萧山转型五大难题,就是众多社会矛盾的交织,萧山采取什么有效措施,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产生了哪些效果?
刘光磊:2008年以来,全市20万名干部每年接访、走访群众30万次,累计接待处理矛盾和问题85余万件次、280万人次,市和区县共投入127亿元解决了27万件信访案件,惠及群众600多万人。解决了30多万国企“双解”人员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等21类55项群体性信访问题。其举措和成效如下:
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建立群众工作体系,成立市和区县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站、村(社区)群众工作室,完善了干部定期下访群众、定期排查矛盾纠纷等工作制度,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成员走访、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使干部下访群众成为常态。
在市和区县建立了由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政主导、综治协调、各方参与”的大调解体系。目前,2008年至2011年10月,全市累计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51万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8.22%,涉及当事人332万余人。
在主城区多个重点领域全面推行了信访稳定风险评估。主城九区完成危旧房拆迁涉及15万户,强拆户数不到0.33%,无一例到市规模性集访,主城区拆迁安置类信访问题下降了90%以上,这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
总体而言,2008年以来,全市信访总量持续下降,2011年1至11月,全市群众信访总件次和总人次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42.6%、46.5%,进京非正常上访数量已连续40个月排全国20位以后,未发生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记者:事在人为,亲民、爱民、为民的政法队伍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保证,在此,萧山怎么在做,有哪些成效?今年有什么新举措?
刘光磊: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创先争优、公正廉洁集中教育整顿、“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开展“全员轮训”,2009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58个,培训88152人次,提前两年完成了将全市政法干警全部轮训一遍的目标,全市政法队伍各种意识增强,素质提高。
强化内外监督,推进干部交流。2008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共交流干部13500多名,一些违法违纪干警被查处。
结果,我市群众安全感指数和队伍满意度逐年大幅上升,2011年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6.51%,政法队伍满意度为90.48分,均创历史新高。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评选表彰了打黑除专项斗争83个先进集体和461名先进个人。2011年表彰了“十佳政法单位”、“十佳政法个人”和90个先进政法单位、190个先进政法个人。推出表彰了以骆科盛、罗东宁、毛义权、刘玉美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先进典型,提振了萧山政法队伍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今年,全市政法系统将结合红岩精神和雷锋精神,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市全体政法干警保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记者: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直接关联,萧山的政法机关为此打造服务型、阳光型机关,其措施和效果怎样?
刘光磊: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搭建“大下访”、“三进三同”、“结穷亲”、网络问政平台等一系列平台,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2009年初,自主研发创建了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并在全市推广,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十大民生工程,并纳入“十二五”规划平安萧山建设重点项目。2011年3月,中央政法委将该系统在萧山政法机关试点推行。并成功将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升级建成了集约15个业务系统、110类公开信息的“阳光政法查询监督系统”。
从2005年开始,萧山市高级法院将国有涉讼资产纳入萧山联合产权交易所拍卖。截至今年1月,拍卖总成交率81.3%,已成交项目平均增值率13.6%,与改革前成交率不到20%、成交价平均缩水30%形成鲜明对比。之后,最高法院向全国法院推广司法拍卖改革“萧山做法”。
萧山市检察院建设检务联络室,阳光执法,延伸便民平台。截止2011年底,全市37个区县院共建立和规范检务联络室77个。
公安机关全面推进“雷锋式”警队建设,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共做好事120万余件。整合警力推行交巡警合一工作模式,在全市各中小学校进驻校警,推出16条便民服务措施,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
司法行政系统在全市公证处接待大厅建立“爱民岗”,设立服务明星窗口和便民咨询点,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记者:除了以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平安萧山”建设外,还从哪些制度、机制上给予保障?
刘光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平安萧山建设上升为“党政工程”,推进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居住安全和法治环境建设、执法队伍建设等,胜利完成打黑除恶、干部大下访、安全生产三大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萧山将进一步完善以下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党政主导的推动机制,集体决策如何解决平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狠抓落实平安建设的责任机制,强化各级党政部门一把手责任、班子成员的共同责任以及一票否决权制、末位表态发言制等制度;建立完善科学管用的考评机制,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和落实平安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步增长。
记者:萧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绩已经得到各界的关注,您认为还有哪些层面值得探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完善?
刘光磊:社会管理的源头在基层,萧山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近年来,萧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三个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基层基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并以此为发端,实现综治维稳工作的战略性突破。在全国率先提出基层综治一体化工作思路和“六位一体”、“七位一体”综治平台建设模式。2009年4月,出台了《关于建设平安萧山的决定》,提出了把萧山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直辖市的战略目标任务。2009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综治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和综治平台建设。通过一些列举措,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社会管理工作体系。
萧山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甚至在一些重点方面和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但客观讲,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还任重而道远。特别是这几年创新探索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萧山今后工作有很多警醒和启示。今后,萧山将以民生导向为根本,以化解社会矛盾为突破口,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全面推动各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