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孝忠)我市2011年群众关于教育乱收费的举报投诉比2010年下降32.5%。昨日,据市教委透露,我市建立并实施“七大机制”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成效明显。3年来,市教委行评办共清退违规收费886万元。
市教委严格实施“联席会议机制”,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基本结束了以前教育部门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治理合力不断增强。
推行“警示约谈机制”。每年初,市纪委、市纠风办、市教委、市教育纪工委领导对上一年群众投诉教育乱收费较多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
组织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督查督办机制”功不可没。市教委严把春秋两季入学关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开通了专线电话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市教委行评办及时向有关区县或学校下发《督办通知》,责令限期调查处理,全市上下联动,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乱收费问题,市教委派出专门调查组赴有关区县和学校进行处理。三年里,市教委行评办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705件,处理责任人92人,清退违规收费886万元。
对投诉量大、查处不力或被媒体曝光、乱收费情节严重的区县和学校,实行“重点监控机制”,并报市级有关领导部门。被重点监控的区县,在市级各类教育评估评比中不得评优评先,监控结果纳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区县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切实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
实行“宣传教育机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所有学校长期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通过《阳光萧山》热线栏目,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高校招生录取、中职学生资助、普通中学招生、教育收费等热点问题,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开展“树优良师德师风、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遏制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乱补课、乱收费等违规行为。
“信息通报机制”的执行,充分发挥了《萧山市教育政风行风建设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信息》和《内参信息》的作用,适时向全市通报政风行风建设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大活动和主要工作。
“奖惩激励机制”实施后,我市深入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县)”活动,修改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县)”评审办法,实行总量控制、倒退淘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涌现出万州区等19个“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