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已经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在昨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向媒体通报,经中央综治委对全国各省区市2010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评,我市综合考核得分93.48分,全国排名第一。
一项项措施,一组组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市在开展政法综治工作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是对我市政法综治战线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的最好回报。
“小治安”向“大平安”转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立足萧山实际,坚持以民生为导向,把平安萧山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和推进。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建设“五个萧山”的重大决策,将平安萧山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吃、住、行等基本安全上,实现了平安建设从“小治安”向“大平安”、从“治安治理”向“社会管理”、从“部门工作”向“党政工程”的重大转变。
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解决平安萧山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的重大问题。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了建设平安萧山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市部署组织开展了“大下访”和“打黑除恶”两大战役,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平安萧山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导航定向。 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关于建设平安萧山的决定》、《关于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的决定》、《关 于从严教育管理政法干部队伍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切实解决了平安萧山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
127亿元解决27万件信访案
2008年以来,全市20万名干部每年接访、走访30万次以上,累计接待处理矛盾和问题80余万件次、260万人次,市级和区县共投入127.2亿元解决了27.1万件信访案件,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了企业“双解”人员医疗保险等52项群体性信访问题,受益群众680余万人。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给予了“成效前所未有、全国一流”的高度评价。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2008年起在多个区县广泛试点,在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出租车指标发放、小煤矿关闭等多个重点领域全面推行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收到了明显成效。
萧山主城九区完成危旧房拆迁1022万平方米、涉及13万户,强拆户数不到0.33%,无一例到市规模性集访,主城区拆迁安置类信访问题下降了90%以上。大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大调解体系,全市共建立各级各类调委会13200个,累计调解民间纠纷31.41万件,成功调解30.9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 98.6%。方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从各级政法、司法机关来看,这也是我们化解社会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包括民间纠纷、邻里纠纷,整合在一起,结合起来调解,这样调解成功率很高,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到了基层,不使其滋生扩大和蔓延。
三年来,我市信访总量、到市信访量、区县信访量、群众集访量、群众进京上访量均持续下降,未发生一起造成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405个涉黑团伙遭摧毁
2009年6月以来,我市开展了新一轮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多部门协同作战,严格依法办案,坚持打黑与反腐同步推进,提升打黑除恶的彻底性。截止2011年6月,共立案侦办涉黑涉恶团伙405个,抓获涉案人员4425人,累计移送起诉3415人,法院一审判决黑恶团伙186个。
陈明亮、岳村、陈坤志等一大批黑恶犯罪头目受到法律的严惩。文强、彭长健、陈洪刚等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被铲除,一大批黑恶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
群防群治
实现城乡全覆盖
2007年起,全市公安机关推行“两驻一巡”(民警驻社区、驻村,城市城镇巡逻),坚持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切实强化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此 基础上,全面推行交巡警合一新型警务机制改革,在全市区县设立交巡警平台350个,投入警力近万名,24小时在主要路段、重要场所、重点地区实施巡逻执勤。
推行交巡警平台和派出所互通、联动、联勤、联岗制度,建立起派出所重点严管社区、交巡警重点严控街区的新型防控体系,实现了“打击犯罪更彻底、服务百姓更直接”的目标。构建校园新型警务机制,全市各区县均成立了校园安全保卫支(大)队,派出6000余名校警带领4万余名安保力量进驻一万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校园安全事故。着力构建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全面加强治安协勤队、社会巡逻队、护村队、治安信息员、保安、治保调解队伍建设,专业群防群治队伍总数达30万人,平安志愿者队伍达100万人,群防群治队伍在城乡实现全覆盖,形成了立体的打防控管新格局。
积极推进应急联动防控体系数字化建设工程,全市共投入近两百亿元,预计2012年底,建成50万个视频镜头,整体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一体化大综治”
筑牢第一道防线
我市以党组织为核心、综治工作平台为依托,构建了乡镇(街道)综治、信访、派出所、司法所、安监办、武装部等基层力量“六位一体”和村(社区)综治、警务、调解、治保、安全监管、民兵、消防等工作力量“七位一体”工作机制,在所有乡镇(街道)配齐政法书记,在所有村(社区)配备了综治专干,全市1006个乡镇(街道) 、10000多个村(社区)全部建立起综治办、综治工作站(中心)。
积极推进综治进企业、进高校、进“两新组织”,有效解决了基层 “缺乏人干事”、 “缺乏条件干事” 、“缺乏能力干事”的问题,综治工作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的工作格局,基层“六位一体”、“七位一体”综治工作平台实现全覆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安全生产综合目标考核
全国第一
近年来,我市狠抓生产安全监管,全市投入18.7亿元关闭高危行业“四小企业”1003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0年首次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综合目标考核由2003年的全国倒数第三,跃居全国并列第一,创造了直辖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摸底排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万余户次、药品生产销售单位9000多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896起,破获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7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63人,端掉黑窝点210个,打掉涉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团伙40个。
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2010年,全市发生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39.1%,连续13年未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推进道路交通“生命工程”,新安装道路防护栏4800公里,累计安装近1万公里。
2010年,全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造成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8%、22.9%,连续50个月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社会管理创新
不断创出新品牌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以两厅1号文件在全国率先出台《萧山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规划》,提出了2011年到2013年的工作思路,明确了6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对全市社会管理创新作了系统规划和整体部署。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围绕《规划》出台了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平台建设、“审务进园区”、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微罪不诉人员社区帮教等10项配套文件。各部门各地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大批社会管理创新品牌。
我市城乡统筹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了城乡居民的待遇差异,形成了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目前已有215万农村居民转户进城;建成阳光政法查询监督系统,整合法、检、公、司四家的15个信息系统和110项数据信息,实现了监督投诉、报案、查询等十大功能,目前已安装查询终端机5083台分布城乡,方便了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了解和监督,近期中央政法委拟向全国推广;深化司法拍卖机制改革,让所有司法拍卖进入萧山联合产权交易所阳光交易平台,以电子竞价代替击槌成交,实现“阳光拍卖”,杜绝了司法拍卖乱象;检察机关推行的微罪不起诉社区帮教工作机制、司法行政机关推出的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13589”工作体系以及保障流动人口政治参与权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等一大批社会管理的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中央政法各部门的充分肯定。
老百姓对政法队伍
满意度达88.56%
市委出台了《关于从严教育管理政法队伍的决定》,严明政法队伍的“六条禁令”,对政法干警的执法行为和作风做出刚性约束,以铁的手腕整顿队伍。组织开展了公正廉洁执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素质明显提高,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平安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近年来,全市政法综治队伍正气浩荡、英雄辈出,涌现出了刘玉美、周鑫、帅辉、罗东宁、陈加林、毛义权、幺宁、骆科盛等英雄模范,有的为平安建设献出了生命,群众对政法队伍的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市委每年对政法队伍进行一次民意测评,把评判权交给群众,据萧山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2010年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达88.56%,比2009年上升2.66个百分点,比2008年上升4.66个百分点。
综治考核
实行“一票否决”
我市把平安萧山建设和综治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每年全市政法综治工作会上,市长与各区县一把手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各区县、乡镇(街道)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主要领导抓发展和安全稳定的“一岗双责”,建立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
组织部门提拔考核干部、人事部门办理干部评先、受奖、晋级时,书面征求综治部门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平安萧山建设工作区县和部门考核办法,每半年组织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每年对综治工作进行年度全面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推行"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每年综治考核排名末位的区县和部门,党政一把手在全市综治大会上就整改工作表态发言。通过有效的考评和督促检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萧山已成全国
最安全最稳定城市之一
刘光磊在讲话中说,近年来,我市的平安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公众安全感指数大幅度提升,据萧山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2010年达95.89%,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达到90%以上。综治工作在全国的综合考评中排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排名全国第19位;2009年排名第13位,首次进入全国优秀省(区、市)行列;2010年,各项考评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综合得分93.48分,在全国排名第一。考评结果显示,萧山已经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刘光磊指出,我市平安萧山建设和政法综治工作创历史佳绩,得益于中央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区县各部门的扎实工作,得益于全市政法综合战线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
对于下一步工作,刘光磊指出,我市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公共安全、公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把平安萧山建设和综治工作推上新台阶,为萧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保障。
据了解,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央综治委组织实施的对各省区市的考核。这项考评从2004年开始,主要考核“群众安全感”、“严打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管理工作”、“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综治工作创新和综治宣传工作”等8个方面的内容70多项指标,综合反映各省区市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平安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记者 陈晓容 实习生 张秀 代茂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