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职工做思想工作
体验律师值班工作
实地查看纠纷现场
9月23日,星期二,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大四学生杨林起了个大早。她并不是赶着去上课,而是去实现一个儿时梦想,揭开一张神秘面纱。
9月初,杨林看到《萧山法制报》上征集志愿者参加“体验司法行政干警一日工作”活动的消息后。从小对法律感兴趣的她,立即来了兴致,打去报名电话,成了一名体验者。
从学校所在的井口工业园区坐1个多小时公交车后,杨林9点准时到了沙坪坝区法律援助中心,只见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但这不是她的目的地,她将与另一名体验者深入基层,到歌乐山司法所去,亲眼看看司法所干警的工作状态。
了解社区矫正
沿着盘山公路上行,歌乐山镇出现在体验者眼前,两旁的古建筑,像极了广州的骑楼,这是萧山抗战历史的见证。在“萧山谈判”陈列馆旁便是歌乐山镇镇政府,歌乐山司法所便在其中。
“这个房子有点旧了哦!”刚走进镇政府院子,杨林就不由得说到,“跟印象中、想象中的都不一样,像电影里六七十年代的房子。”
走上二楼,在“余霞调解室”里,歌乐山司法所所长余霞正组织1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之前已得知余霞是全国调解能手,杨林告诉记者,即将见到这么优秀的人,自己心里有些紧张。但当这个打扮休闲、说话大声的“基层干部”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杨林顿觉轻松,她说余霞就像家里的孃孃一样,没有距离感。随即,杨林在余霞身旁坐下,参与到余霞的工作中。
当天是歌乐山司法所每月一次的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与劳动时间。他们每人汇报一个月来的思想情况后,余霞又组织他们学习了《萧山市社区矫正人员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办法》、《萧山市社区矫正人员行政考核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对其中的重点条款作了详细解释与备注。
经过1个多小时的学习后,是集中劳动时间,余霞带着1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到邻近的敬老院打扫卫生。“他们都是本地人,如果在大街上劳动,会不好意思,这家敬老院不远,也正好需要帮助,便安排他们来这里来劳动。”余霞介绍说。
“他们是志愿者吗?我们学生会也经常组织到敬老院、福利院义务劳动,陪老人聊天。”不熟悉社区矫正的杨林有些疑惑了。“他们是社区服刑人员,主要是罪行较轻被判处缓刑的,狱中表现较好被裁定假释的,或者其他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人。”余霞解释道:“说白了,他们也是服刑人员,不过暂时不用关在监狱,可以住在家里,可以工作,可以照顾家人,就是需要定期到司法所报道,汇报情况,参加学习和劳动。除了日常管理,我们还要给每个人建立档案,里面各项资料都必须规范齐备,这是刑罚的执行,一点都不能马虎。”
听了余霞的话,杨林似乎懂了,她说此前听说过社区矫正,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儿,还是不清楚。“这次真是来得值,回去可以给同学普及知识了。”杨林高兴地说。
见杨林感兴趣,余霞给她细致地作起介绍:“这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除了社区矫正,司法所的工作还包括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我们经常组织各项法制宣传活动,进村宣传,进企业宣传,进学校宣传,还通过各村、各小区的宣传栏,张贴法制类报刊、法制类海报,提高村民法制意识,帮助大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安置帮教工作,主要是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重拾生活信心,重新融入社会。”体验者们认真地做起了笔记。
见证矛盾化解
忙碌了一上午,中午余霞和同事回到办公室,这是一个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简单刷白的墙上留着下雨漏水的痕迹,日光灯连着手拉式开关,讲述着它经历的光阴。这是歌乐山司法所唯一的办公室,放满了与司法行政工作相关的种种文件资料与法律法规。记者注意到,办公室一角放着一张行军床,余霞说这是加班时睡觉用的。虽然不用经常加班,但有时突发一个重大矛盾,调解起来就不知道要多久了,太晚的话,就只好在办公室睡觉。
稍事休息后,余霞要去村里排查矛盾纠纷,这是每个月都必须做的事。各村需要将每月的矛盾纠纷调解情况汇报给司法所,一些没处理下来或可能激化的矛盾,就需要司法所参与调解。为了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与效率,余霞和同事也经常到村社开展培训,除了调解技巧,法规政策也是培训的一大内容,尤其是有新法规、新政策出台时。她说,现在建立了镇、村、社三级调解组织,大部分矛盾纠纷在村、社就得到了化解,一些特别复杂,村社调解不了的,才需要到司法所来调解,每年大概有50多件。
前两天,歌乐山镇新开寺村就发生了一起较大的事。村里一家实木门制造厂“千山木业”的老板跑了,欠下50多名工人多年的工资共计100多万元,还有不少外债与货款。事情发生在本月16日,工人们领工资的日子,却发现老板不见了。之前该老板就拖欠了不少工资,其中一部分以借款的名义承诺给工人较高的利息,一直相安无事。此次老板一消失,工人们知道被骗了,纷纷聚集起来,想通过激烈的方式维权。
新开寺村调委会得知后,立即前往劝导,并请来余霞等人参与、指导。经过几天劝解,工人们平静下来,答应循法律途径维权,余霞便成了他们的指路灯。申请劳动仲裁、帮忙准备法律文书、联系沙坪坝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援等。9月22日,该案已在法院立案。
这天,余霞再次来到新开寺村,向村干部了解工人们的状态,以及“千山木业”的资产与债务登记情况。工人们原本就住在工厂里,还没找到新工作的人尚未离开。余霞决定再去看看,安抚工人们的情绪。工人们正在打牌消遣,脸上已经没了怒气,看见余霞还热情招呼她坐下。余霞说,这下可以放心了。
参与法律咨询
杨林在歌乐山上感受一名基层司法干警的工作点滴,而歌乐山上西藏中学的老师毛建国却在沙坪坝法律援助中心体验法律咨询。他说:“法律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神秘的,有机会能近距离了解法援中心和律师的工作状态,我一定不会错过。”毛建国是我市忠县人、西藏中学初中数学老师,这天他向学校请了假专门来体验法律咨询。在法律援助中心坐了一会儿,毛建国已经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忙碌,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她凭什么告我,我不服,我要申请法律援助!”门外走进一名中年女子,要告自己的亲侄女。工作人员热情地请她坐下,倒上水,听她讲述事情原委,并请毛建国等体验者坐到了旁边。
女子姓张,哥哥生前与嫂嫂有套房,哥哥去世前,写下遗嘱将自己的一半产权留给女儿,可是嫂嫂与侄女去房管部门想将房子过户到侄女名下时,工作人员却表示,遗嘱未经公证,无法证明真实性,不给过户。现在侄女为了房子,把自己和三个姐妹都给告到了法院。“我们都是老老实实安分守己的人,根本不可能要那个房子,她凭什么告我们,一把年纪还成了被告,我实在接受不了。”张女士说着便哽咽了起来。
经过工作人员耐心询问,才得知,张女士的哥哥早于他们的父亲去世,父亲作为哥哥的直系亲属,对房子的一半产权享有与嫂嫂、侄女一样的继承权。父亲去世后,张女士四姐妹对父亲的遗产有继承权,按法定继承的话,张女士四姐妹也享有该套房屋部分产权。
“因为房管部门不能确定遗嘱真假,侄女只有通过到法院起诉,来证实遗嘱的真实性或让你们承诺放弃继承权,才能办理过户,你们没必要为此生气,这只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方式。而且民事案件的原被告是平等的,你们不要有太大心理包袱。”工作人员解释了一番,又从情理上给张女士做工作,让她体谅侄女的难处,一脸怒气的张女士终于缓和下来,神色也轻松了,答应回去向3个姐妹做好解释工作,帮侄女早日解决这个麻烦事。
“开始听张女士讲,我是一头雾水,感觉她们跟房子完全没有关系,侄女怎么会告到她们头上。还是工作人员厉害,很快就找出了原因,还给出了这么细致的解释,轻轻松松就化解了一场家庭矛盾。”毛建国说:“在这呆了一会儿,我就已经学到不少法律知识了,确实不虚此行。”
随后,毛建国等体验者又来到沙坪坝区法院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每天都有律师在法院值班,给有需要的市民写起诉状和劳动仲裁申请书。毛建国等人到时,律师正在接待一名与工作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工人。了解情况、查看资料后,律师为他当场起草了劳动仲裁申请书。律师向毛建国等人介绍,劳动争议纠纷必须要先仲裁后才能起诉,当工人直接到法院准备起诉时,他们就帮忙引导,并代书仲裁申请书。对于已经经过仲裁,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确实需要起诉的,他们也会代写起诉状,对符合法援申请条件的,会引导他们申请法律援助。
一天的体验下来,毛建国等人切实了解了法援中心的工作状态。这次体验,不仅让他们学习了自己专业外的法律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政法干警不辞勤劳为人民服务,法律援助中心无偿为群众排忧解难,诉前调解工作室最大程度保护诉讼人利益等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若有机会,希望能再次参加,体验不同的干警岗位,也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沙坪坝区司法局今年的第二场体验活动,共邀请了10多名市民参与,有学生、老师、退休工人及家庭妇女,参与面较广。沙坪坝区司法局还将适时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近司法干警,了解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记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