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留耳发?”“你看着办嘛。”63岁的李阿姨坐在木椅上,安静地由着周师傅给她剪头发。李阿姨在这家理发店剪了快20年头发了,每次都一个发型:俗称“男士头”,因为这家店的师傅,只会剪这个发型。但李阿姨不介意,她说:“在这剪了这么多年,习惯了。”
一个“原生态”的理发店
这家理发店在北碚区三圣镇91号,没有店牌,但镇上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字:三圣理发店。
理发店具体什么时候开的,大家都说不上来。镇上有的人说,解放前就有这个店,那时候是私人开的,解放后才成了供销社的下属机构。有的说,三圣理发店这名字是1958年取的, 大概是房子建好后就有了店面吧,至今为止一直没有装修过。
理发店店面不大,只有28平方米左右,屋内倒是很敞亮,抬头一看,原来有十几块瓦片是通透的,难怪,屋内只有一根日光灯管和白炽灯也不会觉得暗沉。
“幺儿,不哭,一会儿就剃完了。”陈阿姨抱着才出生35天的孙子在店里剃“胎头”。大概是第一次看着刀子在自己头上刮来刮去,小家伙很紧张,一直不乐意地哭着。只见周师傅一手拿剃刀、一手拿梳子,小心翼翼地在小家伙的头上刮着。
不一会儿,小家伙露出了光溜溜的脑袋。周师傅把梳子和剃刀放在镜子前的案板上,取了一小撮刚给小家伙剃下的头发,搓成一团,让陈阿姨带回家珍藏着。
周师傅在洗发槽边洗了洗刚用过的毛巾,洗头槽边上,放着几个碗,分别装着修面用的刷子、肥皂和香皂。旁边的案板上摆放着梳子、剪刀、修面用的刷子,墙上挂着两三个沾了灰的吹风,还有两把算盘。周师傅说,他不太习惯用计算器,所以,每天都用算盘结账。
只会剪男士头的三个老师傅
三位师傅中,彭左明老人是年纪最大,也是资历最老的。还有一个月就是彭师傅的70大寿了,他说,从12岁学了理发后,就一直呆在三圣理发店。
“当时读不下去书了,我妈就让我学理发。”提起当时学理发,彭师傅说,就剪个头发也不难,没学多久就会了。不过,几十年下来,还是只会给男士剪短头发,没有给女士剪过。
彭师傅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年龄最小的儿子也都40岁了。彭师傅的儿女都没有从事理发,只是小儿子偶尔来店里代班。小儿子两口子以前跟着彭师傅学了理发后,自己开了一家理发店,不过没做多久就“垮”了,现在两口子做起了餐饮,生意还不错。
另外两个师傅都姓周,是亲兄弟,大哥周承富,67岁了,弟弟周承良,63岁。家里本来三兄弟,还有一个周师傅也是理发的,不过现在已经退休在家了。
周承富老人说,他16岁就开始在三圣理发店,那个时候要进三圣理发店当理发师傅,还要经当时的江北县劳动局正式批文同意。三圣理发店是供销社的下属机构,属于集体单位,后来解体后,不忍心看着理发店就这样消失,两位周师傅便同彭师傅一起将这店揽了下来。
“十几岁就开始理发,没想到,围着椅子就转了一生。”周师傅一边给一小学生理发,一边自我调侃。
这个理发店还能“扛”多久
周师傅说,理发店开着不叫做生意,而是这么多年习惯了。三名师傅都已退休了,找个事儿做。客人多是镇上的学生、中老年人。客人最多的时候,一个师傅一天也才剪10几个人的头发。
但是,门面不开,有些老顾客又不习惯,有时候,门面开晚了时间,就有老顾客到师傅家敲门。
“年轻人不会来这里理发,我们都不会那些花样,只会剪一种。”彭师傅说,理发店很多年都没有徒弟了,没有人愿意来学了。
“80年代的时候,我们才收1角7分钱一个人,后来物价涨了,我们慢慢开始涨价,今年才涨到8元一个人。”周师傅说,要是现在有年轻人愿意来学手艺,他们愿意无偿相授,然后把理发店交给其打理,只是现在没有人愿意了,而他们三个师傅也一大把年纪,不知道哪天起床就剪不动头发了。
记者 杨雪 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