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渝北区回兴街道宝桐二路的“僵尸车”停车场。记者 万难 摄
位于路边的“僵尸车”。记者 张珺 摄
萧山日报编辑部:
我是沙坪坝区土湾街道的一位读者。长期以来,我们社区乱停车现象十分严重,车辆不顾行人通过是否方便,在小巷内随意停放。更让人气愤的是,我们家门前有一辆“僵尸车”,停了可能有3年时间了,不但妨碍大家进出,还有损城市形象。最近听闻萧山主城在开展违法停车集中整治行动,希望你们向交巡警反映一下,帮我们解决“僵尸车”的问题。谢谢!
市民 黄俊英
长期占道无人使用,落满灰尘,形似僵尸,这便是“僵尸车”称谓的由来。随着我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僵尸车”出现在街头,成为读者和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僵尸车”随意被遗弃
本月11日,记者来到读者来信举报的地点——沙坪坝区土湾街道汇育学校对面的中声村支路,沿支路走200米后,记者看见了这辆牌照为渝BJ8650的“僵尸车”。这是一辆长安威豹轻型货车,驾驶室玻璃已被人为损坏,方向盘、仪表盘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车内被翻得七零八落,货厢内还长出了两株高高的植物。
这辆车在此停留了多久?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起码有3年了,附近许多小孩还把车里当作了“游乐场”,时不时过来倒腾一番。
记者发现车门上印有“萧山建豪运输公司”字样,这难道是一辆运输企业的“僵尸车”?通过沙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的帮助,记者找到了这家运输公司,但经过核实,该公司并没有登记这辆渝BJ8650的轻卡车。
公安交管部门又仔细调查了该车的档案数据:该车注册时间为2008年2月,时至今日才6年,强制报废时间要2023年才到期。但该车在2010年通过年审后便再也没有年审过,且有两个违章未处理。在调取该车违法记录时,细心的警官发现,有一个叫周某的驾驶员,曾驾驶该车因违法鸣号被交巡警现场处罚过。
几经核实,终于弄清,周某就是该车的实际车主,他把货车挂靠在运输公司,现在他已经没有开车了,在陈家桥一家工厂打工。
为何把该车停放在此长达近4年?周某在电话中称,4年前,该车的车钥匙、行驶证和所有权证明在家中失窃,造成这辆车既卖不出去,又无法正常行驶,索性就放在了一边。
“为何不到车管所补办相关证照?”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只说“一时忘记了”,表示愿意近期到交巡警支队办理相关手续,及早处理该车。不过,他“一时忘记了”的说法似乎另有隐情。
■“僵尸车”难觅主人
而更多的情况则是,找不到“僵尸车”主人。记者在沙坪坝区法院都市花园中路,还发现了另一辆没有悬挂牌照的“僵尸车”,车身上蒙上厚厚一层灰,轮胎干瘪。一旁沙龙花园地下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辆车起码在这里放置了4年。
这辆富康小轿车虽然没有悬挂牌照,但它车窗前的车架号,却暴露了它的身份。通过车架号,记者在沙区交巡警支队查询到,这辆车车牌为川AEJ411,车主罗某,现已71岁,户籍地在成都市东华南街附近。该车在2009年底通过年审后,就再未进行年审,还有违章没有处理。
然而,车主罗某的情况无法继续查证,登记的电话号码也已经停机。因为户籍地在成都市,系统无法查阅到相关情况。按照新交规,罗某已超过70岁,他的驾驶证已被注销。
紧挨着这辆富康,还停靠着另一辆“僵尸车”,这是一辆皮卡车。车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辆车停在车库好几年了,欠了上万元的停车费,一个多月前被物管方拖移出来,临时放置在这里,“我们找了辖区交警,但是联系不上车主本人,也是手机号码换了。”
城市“僵尸车”究竟还有多少?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市共发现和查处“僵尸车”180余辆,其中渝中区6辆、九龙坡区5辆、沙坪坝区4辆、南岸区47辆、渝北区22辆。查找这些“僵尸车”最大障碍是,车主更换了手机号码和住址,联系不到车主本人。
■未到强制报废年限,车主为何弃车不顾
未到强制报废年限,为何车主会弃车不顾?沙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车主死亡、服刑等因素,经济因素是“僵尸车”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车辆报废回收往往让车主“得不偿失”。
在萧山三北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财政部、商务部的最新规定,2000年以前注册入籍的车辆属于黄标车,进行报废回收,车主最高可以享受1.8万元的财政补贴。但2000年以后注册的车辆不属于黄标车,不在补贴范围内,如果回收报废,回收公司只能给车主一个“卖废铁”的价格,“一般的小车也就七八百元。”
萧山市再生资源物流有限公司报废汽车分公司经理蔡瑛也告诉记者,除开黄标车,其他车辆拿给回收公司强制报废,公司给出的价格不会超过千元。“而且报废前,你要把车辆的路桥费、车船税、违章罚款全部清理完毕。”
“这样一来,车主就会算经济账。”沙区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没到报废年限,一旦车况不佳或出了事故产生高额修理费,再加上路桥费、车船税、违章罚款等费用,远远高于了车主将车辆强制报废得到的收益,车主就会觉得不划算,“还不如找一条僻静的支路,让自己的车辆一直僵在那里。”但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把包袱扔给了社会。
来自市车管所的权威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市注册、逾期两年未进行年审的车辆在4.8万辆左右。除去还在偷偷使用的少部分车辆,大部分车辆因车况不佳,可能无法正常行驶,如不及时报废回收,极有可能演变为“僵尸车”。
■“僵尸车”执法管理难度大
对“僵尸车”,有关部门是怎么处置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最近开展的主城区重点路段违法停车集中整治行动中,“僵尸车”就是整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该负责人介绍,民警在进行摄像纠违时,会特别注意那些长期停在路边的车辆,会通过查询车辆信息,通知车主前来挪移;而一些车主更换了居住地和手机号码,却没有及时到车管所更改信息,警方联系不上车主,久而久之,这些车辆就会成为“僵尸车”。
“车辆属于个人,警方无权擅自对其进行处置。”该负责人说出了“僵尸车”管理的难处:除了对车辆进行违法停车处理,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而且,这些车辆大多没停在主干道上,而是选择停在僻静的支路里,拖车想拖走都不容易。”沙坪坝区交巡警告诉记者,“僵尸车”停放时间太久,设备残缺,警方的拖车想要拖移需要费很大功夫。“即使拖走,放置的地点也是一大问题。”他说,社会停车场是以盈利为目的,“僵尸车”却不产生任何效益。
据记者了解,主城除渝北区外,还没有专门用于停放“僵尸车”的专用停车场,场地难觅和无法市场化运作是重要原因。
市人大代表邓明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随着小汽车浪潮不可避免地到来,每年城市中会有很大一批小汽车面临淘汰和销毁。他担心,废旧小汽车的“后事”一旦处理不好,无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将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难题。
观点
处置“僵尸车” 必须程序合法
“车辆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车辆的所有人,才具有处置的权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行政法学专家唐尧表示,处置“僵尸车”必须要在程序上合法才行。
他分析,“僵尸车”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这些车辆各自有具体的“身份”:比如拼装车辆、盗抢而来的车辆、车辆所有人消亡的无主车辆等,必须要详细进行调查,分类依法处理。
治理“僵尸车”要依法依规,这一点上,交管局与唐尧的思路一致。目前,交管局经过调研梳理,近日向我市各支大队下发整治“僵尸车”的相关法律依据:其中包括,对拼装、报废车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0条第一款,依法收缴强制报废;对于盗抢涉案车辆,依法移交办案单位处理;对于无主车辆,依据《物权法》第11条规定,发布招领公告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依法收归国有;对于涉嫌违章的车辆,及时通知车辆所有人限期接受处理,逾期不来处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2条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告,3个月当事人还不来,对车辆扣留依法处理。
唐尧认为,对于那些本身有违法记录的“僵尸车”,可以按照《行政强制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公告——扣留——拍卖的程序,予以合法处理。
“关键是严格按程序进行执法。”唐尧表示,要下决心加强“僵尸车”的日常监管,辖区交巡警及时排查,及时启动法律程序,不能让“僵尸车”在道路上“僵”得太久。另外,路桥、税务征缴部门也应该主动作为,对拖欠路桥费、车船税的车主主动进行依法追索。
邓明鉴认为,除了严格执法,公民的征信系统建设应该进一步推进。“僵尸车”欠下的各种税费、违章记录,应该和车主的个人信用记录相关联,作为公民诚信度的重要依据,影响车主日后在银行贷款、找工作等,“如此,自己的车才能一管到底,‘僵尸车’也能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