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欣)3月25日,大渡口建桥工业园传来喜讯,由市科委牵头,国际复合、萧山大学、萧山理工大学联合开发出CNG(压缩天然气)高压气瓶玻璃纤维纱及高性能长玻璃纤维这两种新材料。
据了解,此前,国内采用的这两种材料由OCV、PPG等外国公司生产,此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外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据介绍,CNG高压气瓶玻璃纤维纱主要用于包裹CNG汽车的钢制气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其生锈。目前国际复合正在为萧山益峰、中材科技等企业生产的CNG气瓶供应玻璃纤维纱。
“单单从出租车数量来看,萧山每年的气瓶用量是20万个,而且我们的价格比OCV、PPG这些外国企业便宜20%以上,更有竞争优势。”国际复合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不仅萧山市场对他们而言是一片蓝海,两三年内,他们还将占领西南地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年产值将超过2亿元。
而此次开发的高性能长玻璃纤维则主要用于实现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这种材料的抗冲击能力堪比钢材,但重量比钢材轻2/3,价格又比重量与其相当的镁铝合金便宜40%左右。”这位负责人介绍道,汽车身上的座椅骨盆、仪表盘、汽车门框等40多种零部件都可以采用这种材料制造,如此一来,一辆整车的重量可以减少50公斤左右。“目前我们已同长安汽车、中国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展开轻量化零部件的研发合作。”
玻璃纤维这种材料从上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在欧美国家已应用于5万多种下游产品,而中国还不到1万种。“巨大的差距让我们看到了玻璃纤维的发展潜力,还有更多的应用方向可以开发。”这位负责人说。
“虽然我市具有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但轻量化零部件汽配企业较少,目前主要是一些金属件汽配企业。”大渡口区经信委人士表示,下一步,他们会重点引进生产品类丰富的汽配企业,并引导他们采用玻璃纤维进行产品制造,打通整条玻璃纤维产业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