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萧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萧山市2014年“老年节”庆祝大会现场,“孝亲敬老之星”、“孝亲敬老楷摸”等受到表彰。
首席记者 崔力 摄
9月27日,萧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萧山市2014年“老年节”庆祝大会现场,老人们献上精彩节目。首席记者 崔力 摄
9月27日,巴南区丰盛镇,好媳妇罗于泽与婆婆雷世碧。首席记者 崔力 摄
萧山日报讯 (记者 罗静雯 通讯员 杨芳馨)9月28日,全市“老年节”庆祝大会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为10名“孝亲敬老楷模”、10个“敬老模范单位”、100名“孝亲敬老之星”授牌。龙山养护中心5位老人等在会上获得了爱心捐赠。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市老龄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孝亲敬老之星、孝亲敬老楷模、敬老模范单位”评选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据初步统计,全市有1000多万人次参与活动提议。在公众推荐、公众评议、社会监督的基础上,市老龄办决定授予谢家宽等100个“孝亲敬老之星”、周纪萍等10个“孝亲敬老楷模”、市委老干部局等10个“敬老模范单位”的荣誉称号。
大会举行了“老年希望工程”、“孝老安康工程”捐赠仪式。居住在龙山养护中心的杨太洪、葛尊德、张国珍、杨俊希、薛鼓和老人获得了市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的轮椅。全市60岁以上、获省级以上劳模称号的2430名“劳动模范”每人获得一份由中国人寿萧山分公司赠送的意外伤害保险。
据了解,市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通过面向社会募集善款善物,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困难老人提供帮助——“老年希望工程”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累计为万州、江北、九龙坡、綦江、梁平、彭水等区县的840名老年人及2个服务机构提供了帮助。
据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兴源介绍,凡是有出行、护理、听力、视力、心理障碍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均可在市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网页上下载申请表,经社区审核盖章、基金会审核、社会公示等环节,就能获得帮助。
随后,来自市老年艺术团、市老年大学等单位的演员献上了合唱《在那遥远的地方》、京剧片段《贵妃醉酒》等节目,用歌声和舞蹈庆祝自己的节日。
萧山市“孝亲敬老楷模”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周纪萍(女)(南岸区惠工村社区东坪坡党支部书记)
2.马永福(男)(巴南区木洞镇土地垴村农民)
3.张云平(男)(长寿区江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4.邓晓琴(女)(璧山区璧城街道先烈街2号无业)
5.李承贵(男)(垫江县澄溪镇敬老院副院长)
6.任本素(女)(武隆县鸭江镇双河园村农民)
7.欧应淑(女)(忠县三汇镇金龙社区1组农民)
8.邓厚双(男)(巫山县龙雾小学学生)
9.王贞翠(女)(酉阳县酉酬镇古田村7组农民)
10.罗春梅(女)(彭水县桑柘镇中学初中学生)
萧山市“敬老模范单位”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中共萧山市委老干部局
2.萧山市国资委离退休办公室
3.萧山市第二社会福利院
4.萧山市大渡口区德馨敬老院
5.萧山市第九人民医院
6.萧山市江津区民政局
7.萧山市綦江区中峰镇政府
8.萧山市潼南县双江镇老年协会
9.萧山市云阳县老年大学
10.萧山市阳光助老中心
萧山市“孝亲敬老之星”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谢家宽、张大万、向绍华、粟正碧、王贤淮、邬艳华、胡 波、王 蕾、文庆兰、陈 娅、
李世洪、许国荣、宋祥全、王宣玲、张 践、陈祖文、张 琳、易吉芬、刘 戈、杨 琦、
刘朝敏、何庆超、赵德惠、钟自木、周纪萍、李华渝、刘丙会、魏 琳、吴长惠、赵雪松、
唐良翠、范文菊、马永福、江万芬、魏碧兰、唐远志、喻淑兰、张云平、黄元敏、杨义芳、
陈 敏、潘玉军、杨清林、潘 虹、陈善明、徐光文、杨 勇、曾文中、罗昭友、代廷容、
王江波、谢世金、李文兰、邓晓琴、李定纯、张 敏、周汝台、曾淑平、唐其彬、田昌银、
贺有才、屈银碧、徐代君、谢美德、李守道、秦晓梅、李承贵、宋淑平、任本素、杨才红、
欧应淑、陈清平、刘生蓉、崔世用、刘晓辉、杨正贵、冉续宪、李星燕、涂明芳、朱开荣、
邓厚双、毕宗旭、王帮富、赵定发、聂广梅、罗来琼、李万仙、刘长宣、王贞翠、李凤瑛、
罗春梅、杨锦屏、黄佩琪、蔡昌龙、任 竞、张兴平、童登元、龙 江、张莉莉、肖华安
巴南区丰盛镇举行“九九重阳 孝善传承”活动
尊老敬老模范讲述感人故事
本报记者 周松 实习生 潘潇雅
丰盛古镇是巴南东北边陲的一个小镇,自古以来就传承着孝善文化,全镇上下充满了行孝道、做善事的氛围。9月28日下午,一场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九九重阳 孝善传承”活动在巴南区丰盛镇举行,通过活动探寻老百姓口中最令人感动的孝善故事,同时评选出了15个孝善之家。
精心护理盲眼婆婆的罗于泽、照顾瘫痪公公的“80”后儿媳何建英、用一只手撑起一个家的杨勤德、悉心照料痴呆丈母娘的冉从伦……一个个孝善儿女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周围的人。
即使改嫁也要带着婆婆
在丰盛镇桥上村二社,有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叫罗于泽。47岁的她虽已儿孙绕膝,但仍然天天在忙碌中度过,因为她要照顾自己82岁高龄的盲眼婆婆。“我从小就没有妈妈,是婆婆给了我母亲般的温暖,所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婆婆一个人丢下。”罗于泽说。
罗于泽的丈夫是婆婆唯一的孩子,在丈夫过世后,罗于泽准备改嫁,村里人就劝她把婆婆送去养老院,但她怕婆婆在养老院里过得不好就没同意,一直把婆婆带在身边照顾。罗于泽说:“别看婆婆眼睛看不见,但她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我的几个孩子都是婆婆一手带大的。”
现在,罗于泽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婆婆的房间看看,问问她睡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等忙完家务,她就会搬个凳子坐在婆婆身边,陪她聊聊天。
为了参加“九九重阳 孝善传承”活动,罗于泽和小儿子搀扶着婆婆在青石板路上颤颤巍巍地前行。婆婆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脸上的笑容却一刻也没消失过,逢人便说:“我儿媳妇是最孝顺的,懂事、心细,对人又好,能找到这么一个好媳妇,是家里的福气。”
用一只手撑起一个家
丰盛古镇工作人员刘雯说:“我们丰盛的孝善风气是从宋朝时期传承下来的,镇上有很多有孝心的人,比如油房村的杨勤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40多岁的杨勤德个子不高,不到1米6,而且右手还有残疾。就是这样一个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的女人,却用她的一只手撑起了一个家。
杨德琴的丈夫和儿子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80多岁的婆婆,婆婆因患有脑血栓导致瘫痪在床。杨德琴每天都会依婆婆的喜好给婆婆做饭,并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婆婆加减衣物。在她的照顾下,婆婆的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房间里也都是一尘不染、整整齐齐。
杨德琴说,她也想像和其他女人一样,在自己丈夫和儿子的身边,但是瘫痪的婆婆需要人照顾。现在,打理好家务、照顾好婆婆,让丈夫和儿子在外安心工作,才是她生活的重心。
大家谈
巴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石升伟:
在全力实现“中国梦”、建设“大善大美魅力巴南”的当下,丰盛镇提倡孝善文化,正当其时。丰盛本身就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优势,在接下来的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文化传统与古镇的开发建设相结合,注重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体现巴渝特色的孝善文化之乡。
丰盛镇党委书记石国全:
丰盛镇打造“孝善文化之乡”,不仅是弘扬孝善文化,让孝善文化成为丰盛的一张名片,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心底对家庭的关怀、对长辈们的孝心、对社会的贡献,让“孝”和“善”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动力。
丰盛镇孝善协会会长彭才茂:
镇上的孝善协会现在已经吸纳了86个会员,人数还有壮大的趋势。吸纳的这些人都是各村的孝善典型,有的是媳妇在丈夫已经死亡、自己又改嫁的情况下还继续照顾残疾的婆婆,有的是几十年给瘫痪在床的双亲擦拭身体、喂饭、洗衣……其实这种孝子孝孙各地都有,但我认为最难得的是,他们都觉得自己做的是很普通的事。我们说他们孝顺,他们甚至还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担不起。那是因为周围都是那样的人,身边的人都那么有孝心,让他们也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很普通的事。
丰盛镇社区群众冯红:
自从镇党委、政府开始打造“孝善之乡”以来,群众家庭更加和睦了,小孩子们也更加懂孝了。上个月镇中学举办了一个孝善主题演讲比赛,孩子回来之后主动帮我端茶倒水,跟我说妈妈辛苦了,平时做事也勤快了。“孝善之乡”的打造,不只是针对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是让“孝”这种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