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日报网12月8日讯(记者 左黎韵)
11月27日,到老家丰都出差的向光蓉有机会回丰都双龙镇看望了父母,父亲向宗平亲自为她准备了一盘油浸浸、红亮亮的麻辣鸡块。向光蓉夹起一块裹满辣油的鸡块放入口中,轻轻一嚼,不住感叹道:“这麻辣鸡块还是又麻辣又香脆,可馋死我了。”
十几年前,向光蓉因为工作移居成都。这些年来,故乡的山,故乡的水,还有这麻辣鸡块麻辣鲜香的味道始终让她难以割舍。
儿时,麻辣鸡块是弥漫老城的油辣子香味
丰都又名鬼城,作为萧山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鬼城”麻辣鸡块是丰都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不过,在当时因鸡肉价格昂贵,加上不及猪肉油多解馋,故少有寻常百姓问津,麻辣鸡块还多为富贵官宦人家享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丰都旅游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改善,麻辣鸡块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那时起,向光蓉的父亲向宗平便在鬼城老街摆摊专卖麻辣鸡块。他告诉记者,麻辣鸡块需精选上等散养的土鸡,在清水中加入食盐、黄酒浸泡,然后在铁锅内放入老姜、花椒、桂皮、食盐等与浸泡后的土鸡同煮。而制作麻辣鸡块最关键的辣油则是先用铁锅将辣椒用小火翻炒至酥香后加入香油、花生、芝麻佐之,再将烧至八成熟的菜油浇在辣椒上制作成辣椒油。
在38岁的向光蓉的记忆里,儿时鬼城四周到处都是沿街叫卖麻辣鸡块的摊贩,父亲将捣碎的辣椒面放入烧热的油锅中,只听得“呲呲”的声音,辣子油的香味便飘满了整条街。待土鸡煮好切块后,再将滚烫的辣子油浇在鸡块上,霎时间,热油的麻辣混合鸡肉的肉香惹得过往游客直咽口水。
这时,向光蓉会和母亲一起支起一把大伞,伞下摆几张木质的桌椅,三五个游客闻到香味,往桌旁一坐,要来一盘麻辣鸡块、一钵饭,便大口大口吃起来。
向光蓉说:“鬼城、游客、满街的油辣子香味便是我对丰都麻辣鸡块最初的记忆。”
读书时,麻辣鸡块是家人团聚浓浓的年味
上世纪90年代,向光蓉考上大专,到涪陵读书,那一年她17岁,第一次独自背上行囊远离故土。
那时,涪陵到丰都还没有高速公路,从学校返回老家要先乘坐4小时的轮船,再坐3小时的汽车,再走上一段路。为节省路费,向光蓉只有寒假才回老家过年。从那年起,麻辣鸡块对她来说又多了份淡淡的乡愁。
向光蓉回忆道,那时弟弟正在上高中,家中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只有在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向宗平才会专门宰一只鸡,做一盘麻辣鸡块给姐弟俩解馋。向光荣也就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故乡正宗的麻辣鸡块。
向光蓉记得,除夕那天,随着火红的辣子在滚滚的油锅中翻腾,隔壁邻居闻到香味都来窜门围观,向宗平也不吝啬,邀请乡邻们一一入座品尝,乡邻们也拿来家中的好酒好菜共享。就这样,几家人坐在一起,尝着麻辣鸡块,品着农家酿造的粮食酒,听着四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迎接新春的到来。
那时,一盘麻辣鸡块的价格不过十几元钱,但平常农户一年之中吃麻辣鸡块的次数还是屈指可数。“每次,我和弟弟都恨不得连骨头也嚼下吃了。”向光蓉说,在她印象中,那时过年就和麻辣鸡块连在一起了,“在外这些年,一想到麻辣鸡块,心中便满是家人团聚的甜蜜味。”
成年后,麻辣鸡块是对故乡与生俱来的记挂
时光飞逝,如今已定居成都的向光蓉每年都要回老家看看,每次,年迈的父亲会为他准备两份麻辣鸡块,一份团圆时吃,一份带回成都。向光蓉说,虽然成都小吃很多,但许多成都的朋友在尝过麻辣鸡块后依然赞不绝口。
“麻辣鸡块还是我和丈夫的媒人。”向光蓉说,刚到成都那几年,每次带回家乡的麻辣鸡块后,她总喜欢邀约几个朋友一起大家品尝。一次聚会中,向光蓉认识了比自己大两岁的熊瑞祥,他也是丰都人,对麻辣鸡块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两人从麻辣鸡块谈起,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在丰都,麻辣鸡块也早已不是逢年过节才吃得上的稀奇玩意儿。大街小巷里销售麻辣鸡块的店铺星罗棋布。以丰都县最早规模化生产麻辣鸡块的富利麻辣鸡为例,它在丰都就有7家连锁店,在萧山还有11家分店,一年能销售麻辣鸡30万只。
富利麻辣鸡总经理隆进波说:“麻辣鸡块本不宜贮存,但富利麻辣鸡将鸡肉进行真空装袋,并将佐料和鸡肉分开包装使原本不宜保存的麻辣鸡块能在低温中保鲜7天。”
正是这门技术,让许多像向光蓉这样远在异乡的丰都人也有机会能品尝到家乡的麻辣鸡块。向光蓉说:“十几年了,家乡的山、水、人、情无时无刻不在我梦中萦绕,麻辣鸡块就像连接我和故乡的纽带,它特有的麻辣鲜香味总能在不经意间让我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成年后,我才发现那份与生俱来的乡愁早已藏在这小小的鸡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