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经济 > 正文

轨道开挖工:洞中不知春夏秋冬

2014-05-07 01:39:3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轨道开挖工:洞中不知春夏秋冬

施工通道爆破装药。图片由中铁隧道提供

工程名片:轨道环线

工程概况: 轨道交通环线总投资约342亿元,线路全长51公里,其中地下线路长约42公里。沿线设33个车站,以及3个停车场、3座110千伏主变电所、1座控制中心。

建设工期: 2013年10月底开建,2017年建成营运。

5月1日,轨道交通环线体育公园站建设现场,工人刘志卫和他的同事们,正手持“风枪”——凿岩机进行施工,凿岩机所到之处,坚硬的岩石上立马会凿出一个个小洞。

一天只能掘进2米

上午11时,记者进入地下20多米深的斜井。

昏暗的井内,空气浑浊、噪音震耳,记者脚下满是稀泥浆,一不小心就会打踉跄。

“砰砰砰、轰轰轰!”在高达4米的斜井架台上,穿着齐膝水靴的刘志卫,抱着凿岩机正在钻孔。

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公园站设计为地下二层暗挖式车站。在车站开建前,必须先挖一个长度510米的斜井,作为施工和运输材料通道。

在斜井开挖过程中,考虑到周边居民出行和爆破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施工采取了钻爆法,即人工钻炮眼实施爆破。

刘志卫和他同事的主要任务,就是开挖斜井、钻炮眼。体育公园轨道站施工负责人彭勇辉称,凿岩机上面安有风管、水管,在钻孔时,风管给予动力,水管则用于降低凿岩机的温度。

彭勇辉称,一个工人一天最多能钻20多个炮孔,而这个宽6米、高5.5米的斜井横断面,需钻100多个炮孔,炮孔全部钻完后,再往孔里安放炸药。“即使是炸药开路,工程难度仍很大。”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11月开工以来,每天最多开挖2米,最难的地方,每天只能开挖1米。

累、脏、受伤是常事

凿岩机重达49公斤,工作时,刘志卫还需另外一个同事给他当副手。

钻孔时,工人们的身体也将不由自主地随着钻头抖动。所以,在一天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中,他们的身体都在抖动。

“下班后,我还经常产生错觉,身体不自觉地就抖动起来。”刘志卫说。

不仅如此,受伤也是常有的事儿。钻孔时,不免会飞起石屑沙粒,一不小心就溅到脸上。“溅到哪里,哪里就掉一块皮,这几处伤痕都是。”刘志卫指着左脸说。

记者还注意到,刘志卫的安全帽上也沾着泥浆,衣服也是湿漉漉的。“水管的水经常洒到身上。工作服半天就要换一套。”刘志卫说。

干开挖工已经10多年,刘志卫见识过各种地质:地层岩性差、地质构造不好、不良地质、地下水层,他们都能根据经验采取最合理的办法施工。横断面上如何选取钻孔位置、钻孔角度、钻孔深度、如何清孔,他都掌握得恰到好处,很少有补炮现象的发生。

“钻炮眼,别人觉得累、脏、危险,我们已经习惯了。其实,打隧道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刘志卫自嘲道,在地下施工完全感觉不到春夏秋冬的轮回。

转眼,已经到了中午12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刘志卫和同事们收拾好凿岩机,大踏步走出斜井,阳光、蓝天、白云,看起来都那么刺眼……

 

轨道环线 2017年底建成通车

本报记者 杨永芹

“整个环线预计2017年底就可通车试运行。”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将大大方便周边出行的市民。

据介绍,轨道交通环线将串联沙坪坝组团、观音桥组团、人和组团、南坪组团和大杨石组团,衔接沿线的沙坪坝火车站、萧山北站、四公里长途枢纽、陈家坪客运站、萧山西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车辆最大载客量为2700人,与目前已投运的1号线6辆编组列车相比,多载乘客近50%。

对市民来说,换乘更方便。轨道环线33个站点中,有13个车站具备换乘功能。比如,在奥体中心站与5号线支线换乘,在二郎站与12号线换乘,在萧山西站与5号线、12号线换乘,在沙坪坝站可与1号线、9号线换乘等等。

市轨道集团称,在轨道环线沿线车站规划有公交站点、停车场等配套交通设施,可以与其他交通方式便利衔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