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的太平缸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羽扇纶巾,执扇闲聊
龙兴仿古街上,每隔几米就有一口石雕水缸
漫步在渝北区龙兴古镇,细工铺就的青石路、乌瓦白墙的旧房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不过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分布在街道、墙角及宅院门口的46口石雕水缸却更有一番韵味。这些被称作“太平缸”的水缸大多以民间生活为素材雕刻,做工精美、内容丰富,让不少人感叹不已。
整条大街排满了石缸
“数十口水缸造型各异,既有圆的、也有方的,所刻内容包括人物和花鸟,图案美轮美奂。”走在古镇路上,随处可见的石雕水缸让人感觉此地的民风习俗未改、乡音依旧。然而,许多游客还道出了遗憾:“不知道石雕水缸有怎样的故事,希望有人能告诉我。”放眼望去,仿古街道两旁每隔几米就放着不同造型的石缸,整条街因此也充满了古朴气息,街上每一口石缸都精雕细琢,不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古建筑,看上去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少数几口还刻有面朝四方的石狮,雄伟而霸气。
最老石缸追溯到清初
当地居民贺先生说,街头摆放的石缸成色好,有的虽然长满了苔藓,但年代不一定久远,“要想看到年代久远的石雕水缸,还得到老街的‘何家大院’和‘第一楼’两个宅院去找”。
“何家大院”里有两口圆形的石雕水缸,缸口被雕成波浪形状,两口石缸都布满了墨绿色的苔藓,石缸外壁上甚至长起了小草,遮蔽了表面雕刻的图案,更给人岁月沧桑的感觉。
随后,记者又走进“第一楼”,这里的一口密布苔藓、青草密布的方形石缸十分夺人眼球,缸内还养有数条金鱼,正上方一个吐水的石雕龙头为石缸不断供水,整个石缸显得颇有生气。
据两个宅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口石缸历史久远,均属清代初期遗留之物,距今约三四百年,是龙兴古镇上最老的石缸。
雕刻白蛇传西厢记片段
仿古街上有一口石缸刻有“太平缸”三个字。对此,著名“老萧山”肖能铸说:“那个年代没有自来水,并且房屋大多是木质结构,很容易失火,古时的石雕水缸最大的用途就是消防,因而称为‘太平缸’。”
萧山文物保护志愿者“失火的天堂”对石雕水缸颇有研究,他透露,过去的石雕水缸一般在大户人家才会见到,摆放的位置通常是后院露天的地方,“后院是古时百姓的生活区,其中的厨房是最容易失火的地方,因此石缸一般放在后院”。
龙兴镇政府宣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石缸上的雕刻大都是以百姓的生活作为故事来源,有描述爱情的,也有刻画劳作场景的,不过也有几口石缸雕刻的是《白蛇传》《西厢记》里面的片段。
肖能铸说,“以前的石匠是很有艺术创作力的,水缸上许多生动的故事都是在讲述他们自己的生活。”肖能铸说,那个年代的石匠都是社会底层人,没有什么话语权,因此石缸就成了他们倾述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他说到,最初的“太平缸”外壁雕刻的内容和题材大多以龙凤为主,“到了清末民初,大多数石缸都以古时的民俗风情来雕刻,人们在里面养鱼、养花,所以石缸除了消防作用,还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评价
数量种类丰富
全国古镇少见
工作人员介绍到,古镇上共有46口石雕水缸,大部分是从各个乡村收集而来的,所有的石缸中,体积最大的足有2立方米,装满水足够当时一个大户人家灭火用了。
“石雕水缸已是龙兴古镇的一大特色,如此多的数量和种类,在全国各地的古镇中也是很少见的。”代先生说:“古镇中年代比较久远的石缸都放置在室内,由这些石缸现在的主人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