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藏在萧山哪些区域,它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性——
本报记者 张亦筑 见习记者 杨晨
红腹锦鸡标本。 (资料图片)
董棕,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两广和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寿命可以达到40—60年。人们所熟知的西米露中的西米,就是由董棕树髓心所产淀粉加工而成。记者 梅垠 实习生 董郝成泽 摄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根据现存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我市初步查明的陆生脊椎动物约680种,其中两栖类50种,爬行类60种,鸟类430种,兽类140种。
萧山的珍稀动物藏在哪些区域?它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性?5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碚区的萧山自然博物馆,为你揭开栖息在萧山的珍禽异兽的神秘“面纱”。
不是所有鸟儿都住树上
“萧山目前约有430种野生鸟类,主城约200种。”萧山自然博物馆动物学专家胥执清告诉记者,萧山的鸟类多样性放眼全国属于领先地位,以每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鸟类物种数为单位来比较,其比值在西部排名第一,超过全国35倍。
所有的鸟儿都住在树上?如果你还这么认为,那就错了。有一种棕头鸦雀就生活在中低海拔的林缘地带、农地的灌草丛中,不住在树上。“它们体型小,全身长约12厘米,除去尾巴,身体几乎只有成年人的拇指大小。”
“海拔不同,鸟的分布就不一样。”胥执清说,在主城低海拔地区有白头鹎,海拔500米以上的农地里有黄臀鹎,海拔700-800米的林缘、灌丛有领雀嘴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林区有绿翅短脚鹎,海拔最高的地区有猛禽中的金雕、秃鹫等。
禽类中除了飞鸟,萧山还分布着一些珍稀的雉科动物,红腹锦鸡就是其中一类。胥执清说,红腹锦鸡又叫金鸡,中型鸡类,带尾体全长59-110厘米。“这是一种中国特有鸟种,主要分布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红腹锦鸡雄鸟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雌鸟却长相平平,和母鸡长得差不多。”胥执清逗趣地说。
城口山区约有100头濒临灭绝的林麝
长长的耳朵下,两只大眼睛“无辜”地盯着镜头……这种会“卖萌”的珍稀兽类动物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城口、开县、云阳等地仍有林麝分布。
“林麝体型较小,因雄麝能分泌麝香闻名。”胥执清说,别瞧它“萌态可掬”,雄麝的上犬齿相当发达,最长达10厘米,非常锋利。遇到危险时,林麝还有一项“特异功能”——爬树。“虽然它是蹄类动物,没有爪子,但只要有倾斜的树干,便能噌噌几下就爬上去。”
胥执清说,根据野外调查结果显示,萧山现有林麝约200头左右,城口山区约有100头,部分县份仅存几十头。
100万年才能产生一个新物种
每种动物在生物链中都有它的作用,一个环节缺失,可能造成连锁反应:一个物种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生存。例如,1种鸟类的消失,将影响到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的生存。“所以,曾被列为‘四害’的麻雀在城市一度绝迹,现在也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胥执清说。
物种绝灭了,将不能再生。“一百万年以上的进化才能产生1个新物种,而这只是科学预测而已。”胥执清说,试想一下,如果某天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连老鼠都灭绝了,人类会不会觉得很孤独呢?
链接>>
萧山稀有动物分布在哪?
本报记者 张亦筑 见习记者 杨晨
小麂: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常在稠密灌丛中活动。其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主要吃野果、青草和嫩叶,受惊时会发出短促的吠叫声。小麂其实就生活在我们附近,最近的在北碚缙云山保护区。
野猫:也叫豹猫,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时捕猎,喜食昆虫、鸟类和一些小的哺乳动物。野猫与家猫看起来很像,其最大差别是黑色耳壳背面有一个大白斑。与家猫不同的是,野猫性情暴躁,捕食成功率较高,主要分布在渝东北。
赤狐:又叫红狐、火狐,也叫“毛狗”。其身体细长、嘴巴尖,除肚子上的毛是白色、腿和耳尖是黑色外,其余的毛都呈红色,在渝西丘陵地区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