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二分院帮扶留守儿童。市检察二分院供图
又是一年“六一”节。城市里的“花朵们”正缠着父母挑选节日礼物,但另外一群孩子渴望的节日礼物却是看到爸爸妈妈,他们的名字叫留守儿童。
今年4月,市检察二分院针对库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这场本意是普法的调查,却暴露出了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这也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各方的努力。
所有人都希望,明年的儿童节里,这些留守儿童会更快乐。
面对矛盾:13.76%的留守儿童“采取某种行为发泄”
“进行留守儿童调查的初始动力来自于一份案件统计结果。”5月29日,“六一”前夕,郭村镇中心小学,市检察二分院相关负责人拿着一份调查报告,语气颇为沉重。
他所说的那项案件统计,是三峡库区某地去年一整年的性侵案件,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比例畸高,引起了该院高度重视。
因该数据太过敏感,检方并未对外公开,但知晓这一数据的检察官都无一例外地表示:“非常非常高,太令人震惊!”
更震惊的还在后面,统计显示,这些畸高比例的背后,留守儿童是“绝对重灾区”。如果再算上涉及留守儿童的各种犯罪行为,这一现象更触目惊心。
留守儿童群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4月,该院启动一项针对三峡库区留守儿童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地点选定在万州区郭村镇,一个距万州城区55公里、留守儿童众多的偏远乡镇。
抽样调查以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5份,有效率为96.25%。
这项问卷调查有一个问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与人有矛盾时你怎样处理?”
调查结果显示,13.76%的留守儿童选择了令人不寒而栗的“采取某种行为发泄”。
心灵比生活更孤独
令人不安的集体选择背后有着深厚的群体性原因。郭村镇现有一所小学中心校、一所初中和一所九年制学校,另有3所幼儿园,总计1800余名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了半数以上。
这些留守儿童中,近九成跟(外)祖父母、亲戚等人生活,甚至有4.15%的留守儿童“自己住”。父母们则多是一年才回家一次。
市检察二分院结对帮扶的夏小琳(化名)所处的家庭极具代表性。小琳13岁,2岁时父母外出打工,交由姑姑夏淑会照顾,这一照顾就是11年。
59岁的夏淑会对留守儿童的体验之深超乎常人,因为“我一个人20年里带大4个留守儿童”。
近20年前,大弟弟夏才安外出打工,将其大儿子托付给夏淑会,后来又将二儿子留下;此后,二弟弟夏才斌将女儿夏小琳交给她带;最后,夏淑会自己的儿子也外出打工,将女儿交给了她。
如今,最大的大侄儿已进入技校,但照顾剩下的3个孩子“还需要起码十几年”。
“小琳算是几个孩子中最听话的,但她也让我最担心。”夏淑会发现,本就性格内向的小侄女每次都强烈渴望着远在武汉打工的父母打电话,但每次接完电话后,小丫头都会沉默很久,有时候在电话中都会哭出来。而她想安慰都难,因为“该劝的话都说了好几十遍”,早已失去基本的抚慰效果。
平时只待在家、基本没同学上门玩耍、有事绝不跟家里说……夏淑会总结出的小侄女的各种习性令在场的检察官都备感压抑。
正读初中的夏小琳成绩极为优秀,考试向来名列前茅。也唯有这方面,她会和姑姑交流,但交流的结果却令姑姑很担忧:“只要没考到第一名,她就会恨恨地说‘下次一定超过他’!”小姑娘那种陡然变冷的语气,每每令只有初中文化的夏淑会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觉。
调查中,留守儿童表现出了惊人的生活独立性,高达95.78%的人会自己做饭、洗衣服或会其中一样。
然而这种被迫式的生活高度独立,也过早地延伸到了心灵领域。他们中拥有很多好朋友的比例仅为33.86%,有51.72%的人有心事不会找人倾诉。
“愿明年儿童节留守学生更快乐”
孤独的生活和更为孤独的心灵,使这些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异,而他们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惯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放大,以至于最后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5月29日市检察二分院为郭村初中开设的法制课上,检察官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名13岁的留守儿童仅仅因为言语不合,就杀害了学校小卖部门口的一个老婆婆,手段之残忍,令听课的数百名留守学生发出一片惊叹之声。
这项沉重的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出来后,市检察二分院立即组织了一个青少年维权工作小分队。名为“维权”,但该分队的职责却主要是结对帮扶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少年儿童,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教和矫治。
“尽管我们做到了尽可能的细致,但这种帮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仍是治标。”该院相关负责人坦承,治标的同时还得治本。
所谓治本,即是彻底解决父母和子女分居两地导致的教育缺失问题。市检察二分院提出了一个宏观性的思路,即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发展当地产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让父母“回流”照顾孩子;二、降低城市教育和生活成本,让农民工父母带着留守儿童“分流”至打工地就近照顾。
面对这样的构想,郭村镇镇长廖白银持赞成态度:“留守儿童问题是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问题,解决的根本之道还得交由城镇化、工业化去解决。”而他愿意以一个镇长和父亲的身份,去努力推动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不管难度有多大,我们都要先动起来。”郭村中心小学校长王双桂说,该校一项名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研究”课题目前已接近结题,研究的过程中,他们随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目前有些领域已初见成效。
“我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拥有285名留守学生的小学校长,我希望明年的儿童节,我的学生们能够更快乐一些。”王双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