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我的钱,我却做不了主”,近年来,抱怨公积金“提取难”的呼声不断。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地方公积金提取存在“手续繁”、“到账晚”、“限制多”等问题,而公积金主管部门也有无奈之处。
1、提取公积金: 限制多,审核慢
公积金“交钱容易取钱难”,这是不少地区缴存者反映的共性问题。
比如,许多城市的公积金提取需要每次都递交纸质材料。一些公积金中心由于工作人员有限,直接与缴存单位的公积金专员对接。提取者需要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再由单位的公积金专员将材料递交公积金中心。
公积金从递交材料到成功到账,这个周期要多久?记者在多个城市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得到的结果是:一两天是“惊喜”,一两个星期算“正常”,一两个月也“认了”。在大城市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公积金提取周期过长无疑加剧了居民购房的“燃眉之急”。
公积金提取范围过于狭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城市明文规定的“租房提取”,实际上已变成一纸空文。尤其在房价高昂的一二线城市,租房已成为许多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唯一选择,但公积金的“支援”却出现严重缺位。
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租房需求旺盛,但2013年度,在发生提取的公积金账户中,租房提取占的比重不到1%。
2、公积金管理部门吐槽“三难”
不少公积金中心也犯难:第一难,既要简化材料,又要严格防止骗提、套取;第二难,要在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时刻把控整个公积金“蓄水池”的流动性;第三难,屡屡遭遇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一些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为保证公积金资金安全,目前要求提取者提供的审核材料已经不能再精简了。
不过,一些城市采用电子化审批,缩短了公积金提取的审核时间。记者在广州走访了一个营业网点。公积金提取申请者在备齐所有资料后到网点进行扫描,上传至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器,由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审核和备案。第一次申请成功后,申请人只需通过公积金中心的网上办事大厅点击提取申请即可。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本地购房提取,首次申请到资金到账的时间在5个工作日左右,第二次申请可实现次日到账。
材料简化也许是个技术问题,随着系统的升级可以解决。但对于一些公积金中心来说,另一个“老大难”则不那么容易破解。由于缺乏专业人员,部分公积金中心对资金的流动性控制没有科学的标准,导致对提取额的控制过于谨慎,造成提取周期过长。
以上“两难”是在公积金体系内的问题,第三难则涉及范围更广。公积金中心和公安、民政等部门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公积金中心对身份证明、婚姻证明等资料出现疑问时往往只能通过函询。大量的时间耗在部门的比对、沟通之上。
3、适当放宽提取条件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上海、广东、安徽等地出台了一些举措,着力破解住房公积金“提取难”。业内专家认为,为满足职工多元化住房消费的需求,建议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允许租房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取消支付房租起点限制。
针对流动性管理难的问题,有业内专家建议,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公积金资金流动性的指导性规范,加大公积金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强化公积金资金池流动性的科学管理。
针对跨地区资料审查困难,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等专家建议,在城市内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打通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城市间公积金中心的信息共享平台,以缩短审核时间,减少审核成本。
(新华社记者 王浩明 叶锋 据新华社上海8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