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名小朋友在购书中心阅读图书。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我的名字叫人流,哈哈哈……”4月2日是 “国际儿童读书日”。正在书店为孩子选书的市民王晓星,被儿子突如其来的大笑吓傻了眼。
原来,12岁的儿子正在翻阅一本名叫《爆笑校园精选集》的书,这一页正是讲怎样用英语自我介绍。主人公叫“刘仁”,用英语倒过来讲就变成了“Ren Liu”,在拼音旁,作者特意用红色字体标注出“人流”二字。
“找本给娃儿看的书怎么那么难?”面对大笑的儿子,王晓星无奈感叹。
这并非王晓星一人的感受。记者调查发现,因为没有标准的儿童阅读分级制度,儿童跨龄阅读现象比比皆是。“选书难”成为家长与老师的一大头痛事。
没有参考标准 荐书“跟着感觉走”
对于如何为儿童推荐图书,图书馆与书店也有自己的困惑。
萧山图书馆少儿试听中心副主任许尧尧告诉记者,因为对话幽默、时尚,“爆笑校园”系列在馆内的借阅量一直名列前位。“虽然这个系列有一些儿童不宜接受的东西,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年龄分段,我们也不知道具体哪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借阅。”
那么,图书馆为儿童提供图书究竟有哪些依据?
萧山图书馆采访编目中心副主任邓继权向记者透露,图书馆采购图书主要是依据图书馆借阅量、图书榜单,以及正规出版社推荐等,“在采购的书目中,大部分的书籍没有年龄段分段,即便是一些有年龄段标注的图书,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也都是出版社自己‘跟着感觉’标注的。”
“黄”和“暴力”难界定 相关机构数量少实力弱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就明确提出了“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
那么,为何儿童图书分级制迟迟无法落实?
“对于童书,家长最怕的就是‘很黄很暴力’,但做到什么程度叫‘黄’、什么程度叫‘暴力’,这些都是难以界定的。”萧山少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王俊说,在历史战争与神话传说中难免涉及到一些关于杀人、打仗的内容,“要画到哪种程度才不算暴力?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又能接受到哪种程度?这些也是难以界定的。”
对此,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分级制度建设的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深有感触。她表示,儿童阅读对文本的难度评估很难衡量,关于字、词、主题思想等很难设计出一个通用的难度公式。此外,面对中国城乡、地区、学校、家庭和儿童个体的巨大差异,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建立数据模型才能现实分级。
白冰透露,目前,在中国从事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机构不多,只有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新阅读研究所、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等几家民间机构,“缺乏政府指导,实力不强、资源有限、力量薄弱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图书馆可先按年龄段划分儿童阅览区
欧美儿童分级的阅读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刚刚起步的中国儿童分级阅读该如何进行?
白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对“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标准测评体系的研究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同时,可参考欧美国家标准,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建立一个分级阅读的网站,记录儿童的阅读行为,最终确定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测评体系标准。”
那么在标准出台之前,该如何为儿童提供优秀读物?
本土出版人曾玉卿认为,可以把分级任务暂时“转嫁”到图书馆、书店等主流公共服务机构的头上。“这些机构可以按照儿童的年龄对图书进行摆放、划区,让孩子走进书店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曾玉卿说,在丹麦的图书馆内,就辟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和阅览区,每个年龄段的阅览区都有明确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