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看核心区与拓展区 萧山中商旅文融合展母城风貌

2014-09-09 07:18:45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看核心区与拓展区 渝中商旅文融合展母城风貌

美丽渝中天地湖。记者 张锦辉 摄(资料照片)

开栏的话

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内区域,皆纳入都市功能核心区范围。该片区将集中体现我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山水城市、智慧城市和现代大都市风貌,建成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

而主城9区除都市功能核心区外,皆属都市功能拓展区范围。该片区将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是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城生态屏障区,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宜居区。

为深入了解萧山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情况,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看核心区与拓展区——走进五大功能区域媒体联合行”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核心区与拓展区立足自身科学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按照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要求,“都市功能核心区”是高端要素聚集、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在全市38个区县中,只有渝中区,以全域身份担负起上述“核心使命”。

“‘经济发展质量更优、综合服务功能更强、社会文明程度更高’是渝中区的目标。”渝中区委书记唐英瑜说,要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提档升级,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与高端服务业相匹配的区域环境,从而强化整个区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

上半年以来,渝中区主要指标企稳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9亿元、同比增长10.4%,总量约占都市功能核心区的1/3,增速较一季度、都市功能核心区分别高出0.4和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00.7亿元,同比增长10.8%,占GDP的比重为96.3%。

“高”字当头集聚服务产业

今年5月23日,泰国盘谷银行落户解放碑。三天之后,韩国亚福路小额贷款公司同样选择将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独立法人机构落户解放碑。

“肩负核心功能定位,渝中区是萧山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萧山的金融、商贸、政治、文化中心。”渝中区区长扈万泰介绍,与此定位相匹配,渝中区的服务业发展必须占据核心高度,具备全局意识,强调现代功能,特别是在加速金融、商务商贸等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更离不开“高端”二字。

金融方面,渝中区已聚集3家金融监管机构和近400家各类金融机构,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达到153家,其中外资银行、保险占全市总量的90%;商贸方面,该区汇聚了205个国际知名品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12%;商务方面,渝中区集中了全区2/3以上的知名商务服务机构,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机构,更多倾向于落户渝中。

新兴产业,也是渝中区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支撑。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渝中区把电子商务,特别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培育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区已集聚的18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实现交易额7.4亿元人民币,认证结汇额占全市的55%。

“四个配套”营造服务环境

据介绍,渝中区主要从产业、设施、服务、政策“四个配套”方面入手,吸引人气和商气,强化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功能。

产业配套就是聚集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复合型产业。例如在金融领域,渝中区已形成了从国有金融机构,到混合所有制股份制金融机构,再到外资金融机构;从传统金融机构,到新型金融业态的金融全链条,这也成为吸引众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落户渝中的原因。

“近年来,渝中区出现‘商气上涨、人气减弱’的矛盾,引发了夜经济空虚、停车难、潮汐式交通拥堵等系列城市问题。渝中区亟待依靠优化设施配套,恢复城区活力。”扈万泰说,其中,聚拢“人气”是活力再造的关键,第一需要畅通内外交通、第二是打造宜居环境。

在交通方面,今年上半年,东水门大桥实现通车,而连接渝中和江北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也已竣工验收,解放碑地下环线、轻轨6号线等项目则在加紧建设之中。与此同时,渝中区把打造宜居环境与下半城的改造方案联系起来,预计近两年,下半城将开发出100万平方米左右的高端居住生活配套。

“而完善服务与政策配套,重点在于行政观念转变,实质就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唐英瑜介绍,上半年以来,渝中区逐渐建设起“一统两分三级”的政务服务体系,即实现政务服务统筹协调,服务发展和服务民生相对分离,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一站接办、全程代办”的企业服务机制。

“商旅文”融合展示母城风貌

众所周知,渝中区留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据了解,当前该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1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都市文化、山水文化等在此汇聚。

为此,渝中区坚持“商旅文融合发展”模式,突出都市游、文化游和山水游,全面推进西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区建设,将文化、美食、购物融入旅游产品之中,精心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延长旅游消费产业链。今年年初,我市命名的10家首批市级(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唯一一个“都市旅游度假区”便落户渝中区。

当前,该区正着力打造凯旋路、十八梯等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和文化产业聚集区,系统实施“商旅文”规划布局,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