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成本高推广难 3D打印经营惨淡

2014-09-17 05:04:21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成本高推广难 3D打印经营惨淡

用3D打印机打印出的人像成品。(本报资料图片)

衣服、汽车……当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出来时,这款名叫“3D打印”的新机器,迅速被人们寄予厚望。甚至有人乐观断言,“3D打印”将会掀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3D打印的种种神奇频见报端,国内产业资本也在频频与这一革命性的技术进行对接。但记者调查发现,3D打印虽然“钱景”诱人,但在萧山,似乎还有些经营惨淡。

首家3D打印馆撤离闹市

最近,朱小龙把位于观音桥商圈的3D打印馆“撤离”到北环,以降低运营成本。

“我们需要开源节流,让打印馆能够生存下去。”9月15日,朱小龙说,自己正在思考如何拓展新的业务。

2013年5月,朱小龙和朋友合伙开了我市首个商用3D人像打印馆,取名“凡响时空”。

在打印馆里,主要的生产设备是3D扫描仪和3D打印机,总价值近100万元。

朱小龙说,自己之所以敢下“血本”,是因为萧山当时还没有3D人像打印馆,自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有可能挣到钱。

朱小龙曾对3D打印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情趣越来越高,家人、朋友、情侣相互赠送一个3D真人版,肯定会成为一种潮流。”

但开业一年多,市场反应并没有预期好。朱小龙说:“自己并没有赚到钱。 ”

“主要还是打印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使一些消费者难以接受。”朱小龙说,进口的打印材料必须从北京代理商手上采购。同时,操作3D打印机的员工,必须会使用犀牛、3DMAX、MAYA等建模软件,这类人才大多毕业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薪酬较高。朱小龙每月的运营成本3万多元。

经营成本如此之高,定价自然也高。在朱小龙的3D打印店,打印一个12厘米的全彩人像,收费是1200多元。“高价位导致看客比买家还多,订单少,资金回笼慢。”

无奈之中,他将3D打印馆“撤离”到租金相对较低的北环,也将收费价格下调。

目前,朱小龙利用微博、淘宝、微信等渠道做宣传,此外还参加各种展销会,和房地产企业、影楼合作,为他们提供礼品制作服务,不断打开销售渠道。

高成本致使推广难

实际上,3D打印技术的历史由来已久。

1986年,美国Systems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工业化的3D打印设备。1995年,北京隆源公司成功研发了我国首台AFS激光快速成型机。

“3D打印技术在我国已有近20年历史,但仍处于萌芽阶段。”萧山市光学机械研究所所长朱飞说,这么多年来,3D打印一直没有“长”大。

“主要有三个原因。”萧山拓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欣告诉记者,首先是国内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大多只能打印金属和ABS材料,而且,每台机器只能打印一种材料,无法实现打印材料的自由切换。而国际上先进的3D打印机,已能自由切换工程塑料、尼龙、树脂、石膏、金属粉等十多种材料进行打印。

“如果企业或商户想提供多类材质的3D打印服务,就得配置国外生产的3D打印机。”吴欣说,每台进口打印机售价起码在100万元以上,贵的近千万元,营运成本较高。

第二个难题是技术门槛高。3D打印作品的流程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技术活”却不简单。要制作一个3D打印产品,首先要制作数字模型,先通过扫描设备制作“粗稿”,再经过复杂的修改,生成3D打印机能识别的文件,或者是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3D建模。这意味着,使用者还要配备价格不菲的扫描设备。

第三个原因是加工材料成本高。吴欣告诉记者,因为国内3D打印材料耐高温性差,他所在公司70%以上的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

“正因为这些高成本,不管是工业或民用,都对3D打印望而却步。”吴欣说,如果用于工业打印,好的金属粉末耗材,一斤就要卖4万元,打样品的耗材,也要卖2万元。“企业如果采用传统的工艺建模打样,几千元就可以完成。”

真正普及尚需时日

高成本使3D打印在国内没有“长”大。而在国外,3D打印已用于工业设计制造。

据吴欣介绍,在美国一些汽车公司,工程师通过3D打印技术对汽车的地板控制台进行了重新设计,从而使汽车重量大幅降低,而这样的设计正是传统制造工艺所无法实现的。

在波音公司,也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大约300种不同的飞机零部件,包括将冷空气导入电子设备的导管。这些导管形状比较复杂,以前需要用不同的零件来进行组装,这样会提高劳动成本。如今通过3D打印技术,这些传统制造工艺中的难题都不复存在。

上海大学快速制作工程中心主任胡庆夕说,我国3D打印技术起步并不比美国晚,但是在走向市场和商业化的过程中,却大幅落后于美国。

那么,3D打印在中国距离商业化推广应用到底有多远?

近日,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高德纳咨询公司)发布公告称,在中国,3D打印技术至少还要5到10年才能被主流消费者接受。

公告也提到一个关键性问题:在打开主流消费者市场之前,要降低打印机的高成本。

“我们的问题不仅要降低成本,还需要整合产业链。”吴欣说,目前,我国有几所大学成立了3D打印研发团队,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平台。不过,这些脱胎于高校的企业,虽然有了技术,但还没建立起很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2013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3D打印产业首次入选。

借此国家规划东风,渝中区开始扶持培育3D打印市场。据渝中区科委副主任乔伟介绍,他们与企业联手,将在渝中区打造一个3D打印机展示中心,届时将引进各式各样的3D打印机,供市民参观和体验,让更多市民了解这一新兴事物。

乔伟认为,国内3D打印除了需要成熟的市场平台,还需要完善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也就是说,从上游的设计、材料的开发和下游的制造、营销的推广,需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要让整个产业链动起来,必须以盈利来驱动。”吴欣说,3D打印产业在等待时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