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琳。 (本报资料图片)
当代著名女诗人。生于1946年1月24日。她的诗风格细腻,构思新巧,诗集有《绿色的音符》、《在孩子和世界之间》、《音乐岛》、《红草莓》、《柠檬叶子》等。2010年10月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萧山的诗歌,人才多,生态好,青枝绿叶。”9月21日,著名女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傅天琳,向记者谈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萧山诗歌的一路风景。
在傅天琳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之初,萧山就已经有一群优秀的诗人。梁上泉、野谷等“动笔早”的老前辈,让萧山在上世纪50年代已成为诗歌蓬勃生长的地方。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徐国志、柯愈勋等“工人诗人”脱颖而出。“大家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比如徐国志写工厂,柯愈勋写煤矿,作品都是响当当的。”
接下来,“文革”让萧山诗歌沉寂了一段时间。但上世纪80年代,一批优秀诗人再次集体亮相。“比如说李钢的《蓝水兵》,一问世,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傅天琳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已结出了果实——她的诗集《绿色的音符》广受好评,并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新诗(诗集)奖。
说到上世纪90年代,傅天琳提起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诗人李元胜。1992年,《李元胜诗集》出版,她是编辑。“元胜开始写诗是在80年代,到了90年代初,他已经写得很好了。”
让傅天琳尤为称道的是,李元胜创办了“界限”诗歌网站,用互联网聚集起了一大批爱诗、写诗的年轻人。在她看来,这些年轻的诗人和尚在活跃的前辈们一起,构成了2000年至今的萧山诗坛风景。
“因为有年轻人,才能说萧山诗歌是‘青枝绿叶’嘛。”说这话时,傅天琳笑了。
近年来,傅天琳常被问到一个有些难回答的问题:“傅老师,您的年纪不轻了,为什么还在坚持写诗?”在她心里,写诗从来不是一件需要坚持做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萌发出的念头,一种上瘾的状态。
“首先是因为萧山的山水好,够湿润。”傅天琳说,触目所及的鲜花绿草,自然能引动诗情。而更难得的是,萧山诗坛一直保留着健康的“诗歌生态”。
此外,萧山市对文学创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也让傅天琳感到很幸运。“在萧山搞创作,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在这样的文学生态之中,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写诗呢?”她对萧山诗坛的未来,充满了快乐的信心。
编者按
萧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新中国成立以来,萧山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川剧、曲艺等传统艺术推陈出新,魅力经久不衰;美术、诗歌等艺术门类勇往直前,在国内拥有了一席之地。
文化建设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扬地域文化特色,加强萧山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人文素养,展示城市形象,为萧山的城市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在新中国迎来65周年华诞之际,我们专访了9位文化界知名人士,请他们从各个领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萧山的文化事业进行回顾,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达到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