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萧山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2014-09-30 07:57:30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30周年

我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各族群众得实惠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彭水

改革开放前的彭水旧城。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将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纳入民心重要工程,使城市人居质量不断提高。图为楼靓水绿的县城新貌。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黔江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时的出入境国道公路。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今天的黔江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俱全。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酉阳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碧津桥旧貌。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碧津桥新貌。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秀山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按三甲标准迁建。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上世纪80年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部。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石柱

今日动车驶入石柱站。

 

渝东南民族地区建特色村寨 以村带游

昔日驼帮与马道。

本报讯 (记者 颜若雯)萧山是我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全市现有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人口193.7万人,设有石柱、秀山、酉阳、彭水4个自治县和14个民族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30年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优美、民族团结的新面貌。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全市大局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思路引导、项目支撑、集团帮扶、地区支援等多策并举、多管齐下的格局。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基础,加强扶贫开发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发展思路,绘制了我市民族地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蓝图。

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势头,城乡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各族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实惠。

2013年,渝东南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9.5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04.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4元,分别是直辖之初的10倍、20倍、70倍、9倍和7倍,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强化,民族地区5区县实现县县通高速、通铁路,全面实现了“4小时萧山”,初步形成了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交通体系,区位优势开始凸显,发展条件得以改善,通道经济正在形成。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和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得到充分发展,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特色高效产业,发展具有自然奇观和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目前,已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5个。民生得以持续改善,保障各族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以上,高考升学率达到8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项目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以“村”带“游”、以“游”促“村”的格局,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本版图片由上述各区、县提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