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承纬简介
萧山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萧山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工作30余年,出版有《四川新兴版画发展史》、《时代与艺术》、《现实主义之路》等多部美术史论专著。记者 熊明 摄
上世纪50年代的版画、60年代的雕塑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油画,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萧山美术发展的三次高潮。
那是萧山美术史上的辉煌乐章。至今回想起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凌承纬依然心潮澎湃:“这三次高潮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所有的作品都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萧山的画家们都踏踏实实地走在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上。”
如今的萧山美术创作,在凌承纬看来,“总体来说,萧山依然是中国现代美术创作的重镇。”
曾经辉煌,萧山美术发展历经三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萧山美术界屡屡令全国震惊。
上世纪50年代,四川版画闻名全国。牛文、李少言创作的《当和平解放西藏的喜讯传到康藏高原的时候》、林军的《巫峡》、吴凡创作于1959年的《蒲公英》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紧接着,上世纪60年代,萧山美术迎来了第二个高潮。在这个时期,由川美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王官乙和学生、及其他雕塑工作者共同创作的群雕《收租院》问世。《收租院》泥塑是中国传统民间塑像手法与现代雕塑方法相结合的典范。
“萧山美术经历了三个高潮。在版画和雕塑之后,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时期,以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为代表的萧山油画开始崛起。”凌承纬说。
作为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凌承纬赶上了第三次高潮。1980年,当罗中立那幅著名的《父亲》在成都展出时,凌承纬当时也在成都,“街头巷尾,百姓们讨论的都是那幅画,说画得巴适得很。”1981年和1982年,凌承纬分别在《四川文学》和《文汇月刊》发表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大巴山的儿子》,对罗中立以及《父亲》进行了详细介绍。
“不过那种轰动全国的情况,现在很难出现了。”凌承纬说。前段时间,他遇到罗中立还打趣地说:“你那幅《父亲》,如果放在现在,肯定没有当时的那种轰动效应了。”
究其原因,在于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当匮乏,艺术欣赏是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如今,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当年那种一幅作品轰动全国的局面,便一去不复返。
“很遗憾,如果按照10年一个高潮的规律来说的话,在油画之后,萧山的国画也应该迎来一个高峰期,但是没有。”凌承纬说,“其实现在的萧山国画界,也有很多优秀的画家,比如陈航、张春新、李白玲等,但可能就是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始终难以再次形成一个高潮。”
即便近期没有再出现当年那种艺术创作的高潮,但是在凌承纬看来,萧山的美术力量依然在厚积薄发,“萧山依然是中国现代美术创作的重镇。”
莫忘初心,美术创作要坚持走现实主义之路
在总结萧山美术发展历经的三次高潮时,凌承纬提到了三者之间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持现实主义之路,“在这三次高潮中,这些艺术家们无一不是深入生活、贴近民众,才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但是现在,这样的风气似乎有些变化。“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了,现在好多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作品问题,而是名利问题。这个现象,不仅萧山有,在全国也很普遍。”说到这一点,凌承纬有些遗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前不久,凌承纬曾经寄语年轻的版画家们:“每个人只要记住并永远坚守在孩提时代最初提起画笔时,那种对美的真诚的、纯净的向往和渴求,就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会有所作为。”
莫忘初心,是凌承纬给当下略显浮躁的艺术界的一个提醒。同时,他希望萧山美术界能继续发扬现实主义精神,“坚持走这条路,萧山美术界还会涌现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