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QQ传送资料就能远程立案,让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扫描案件受理通知书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案件办理信息;利用手机APP就可以了解法院工作;“老赖”被列入网上“黑名单”,限制各种高消费……
近年来,这一切因互联网蓬勃兴起、信息化浪潮席卷而出现的司法服务新举措,正在萧山三级法院逐步推开,让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便民利民、公正公开就在身边,也有效提升了司法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服务群众更高效——让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
3月上旬的一天,家住合川区双槐镇长梁村的居民李大姐到镇司法所求助。她与丈夫已分居两年,想到法院起诉离婚,争取8岁女儿抚养权,并要求男方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
司法所工作人员刘春莉热情接待了她,并登录QQ与合川区人民法院第五人民法庭书记员向志威联系告知案由。通过QQ,向志威仔细审核了李大姐提交的身份证、户口、结婚证、诉状和小孩户口信息等扫描件。十多分钟后系统反馈信息表明立案成功。整个立案过程都有同步录音录像。
“李大姐,案子立好了,回头你手机会收到一个查询密码。用密码就能上网查询案件进度。”刘春莉告诉对方。
李大姐为立案如此迅速大感意外:“以前我们村张师傅为打官司,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她告诉记者,长梁村离区法院坐车来回要花近两小时,之前她担心要花大把时间“跑趟趟”,“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立案了。”
在萧山,越来越多市民像李大姐这样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司法高效服务。据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高法院近年来先后开通萧山法院公众服务网、“12368”司法服务平台和“萧山法院”APP:“诉讼参与人可登录网站申请预立案,并通过短信获悉案件进程,也可扫描受理和应诉通知书中的二维码查询案件审判执行等信息,极大地节约了诉讼成本。”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公众服务网开通至今,已累计实现预立案304件、成功查询案件进度信息7530件。自2011年9月开通电子送达以来,全市法院使用电子送达案件76932件,成功送达法律文书10万余份。
司法公开更彻底——近20万份裁判文书“晒”上网
以往一个案件审结后,整个流程及判决结果往往只有案件经办法官、书记员和当事人知晓。办理是否有瑕疵、文书引用法条是否合理,都缺乏更多监督。
但随着去年1月1日萧山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全市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实施办法(试行)》,这一局面得到改变。
市高法院审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让裁判文书“晒”得有底气,高院采取了高科技与“笨办法”相结合方式。高院研发了一套裁判文书自动生成和纠错软件,集成了近千种裁判文书模板,法官制作文书时如果出现错别字、当事人信息前后不一致、法条引用不当等错误,系统会自动提示。“笨办法”则是全市三级法院设立了专门的裁判文书校核室,选派资深法官专门从事裁判文书校核工作,提高文书质量。
截至4月10日,萧山法院公众服务网上“晒”出裁判文书195627份,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赔偿案件和执行案件,在全国法院首批实现生效裁判文书全面上网。
在全国人大代表、萧山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看来,萧山法院“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晒”裁判文书工作,有力提升了司法透明度,让司法公正更加彻底。
维护公正更有力——网上联动同治“老赖”
“您好,我是南岸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你们消息还灵通也,怎么知道我坐这班飞机回萧山?”——近日在江北国际机场,“老赖”林某被执行法官抓了个正着。
林某是萧山一家钢材公司的老总,该公司欠萧山某实业公司120万元执行款,但一直未履行。承办案件的彭法官告诉记者,在案件诉讼过程中,该钢材公司银行账户有数笔大额转账交易记录,且其法定代表人林某长期隐匿规避执行。
市高法院启动执行联动机制,会同民航、公安等部门一起查找其下落。很快民航萧山机场公安分局传来消息,林某将乘飞机回渝。南岸区法院执行干警在机场守株待兔,把林某带回法院。林某最终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履行方案,当场支付了首期款项。
有关负责人称,执行难一直是法院面临的难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作为诉讼最后一环,执行不好,法律与生效裁判便成一纸空文,司法公正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都会明显受损。”
他表示,为扭转“单打独斗”的执行局面,市高法院先后与金融、工商、公安、国土房管、出入境管理、海关、税务、长航公安局萧山分局、铁路公安等部门构建起了“水陆空”立体威慑联动机制,将“老赖”个人信息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限制其出境、乘坐飞机、豪华客轮和动车等高消费活动,并把“老赖”名单输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只有失信人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才能删除失信记录。
据统计,目前萧山共有72161名“老赖”个人信息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黑名单”。去年萧山法院限制“老赖”出境662人次、限制高消费1708人次,共有6651名被纳入“黑名单”的“老赖”主动到法院履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