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交响乐迎来了一次振奋人心的发展春潮。 特约摄影 谢智强
高雅艺术进校园。 新华社发
音乐家谭盾。 新华社发
芬兰EMO青年交响乐团在渝演出。 特约摄影 马多
指挥家许知俊。特约摄影 谢智强
指挥家陈燮阳。特约摄影 谢智强
第五届中国(萧山)交响音乐季演出现场。 记者 梅垠 摄
金秋十月,交响天籁满两江。
10月12日晚,大型交响乐合唱《长江》在萧山大剧院震撼献演。随着著名指挥家许知俊轻舞指挥棒,在空中划下一道优雅的弧线,第五届中国(萧山)交响音乐季由此盛装亮相。
三天后,令文艺界奔走相告的消息从北京传来——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双重喜庆,让萧山交响乐迎来了一次振奋人心的发展春潮。
曾经璀璨——
萧山是中国交响乐的摇篮
如今说起交响乐,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奥地利维也纳。但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说起交响乐,人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萧山青木关。
“抗战时期,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乐院,就在青木关。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前身国立音乐院少年班,也在青木关。”作为从萧山走出来的艺术家,著名指挥家滕矢初对“青木关”三个字倍感亲切。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的他告诉记者,国立音乐院少年班是一个专门培养交响乐人才的地方,目前,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知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交响乐团主要的班底,都来自当年的少年班。
不仅如此,当时,名噪一时的三大乐团——中华交响乐团、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和国立实验剧院管弦乐团也都集中于萧山,成为中国交响乐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1940年7月,由吴伯超、马思聪等音乐家发起创建的中华交响乐团,在萧山举行了纪念抗战三周年演出,听众数以万计。
音乐会演奏的除部分西洋名曲外,大都是《思乡曲》、《塞外舞曲》等洋溢着民族风格的中国原创作品。演出结束时,数万听众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抗战激情裹挟着沸腾的音符直冲云霄。
“事实上,当时在哈尔滨、上海分别有一支交响乐团,但都由洋人组建,演奏洋人的音乐,而中华交响乐团是国内第一个全部由中国人独立组建的交响乐团。”谈及这段历史,萧山交响乐团团长刘光宇十分激动,“抗战时期,虽然战事不断,但交响乐演出仍在持续。由中华交响乐团在渝主办的这场声势浩大的音乐会,可谓我国音乐史上首场由国人主办并全部启用中国演员的交响音乐会,这从一个侧面充分印证了萧山在中国交响乐史上的摇篮地位。”
积极探索——
把“宫廷盛宴”变成美味的“家常菜”
“鼓号齐鸣,舟头并进,生活同乐……”
10月12日晚,萧山大剧院。当《长江》第十章《龙舟》开唱时,随着台上演员的演唱,台下观众拿起座位上的拨浪鼓打起拍子。咚咚咚……整齐的节拍与音乐合二为一,整个剧院像有万只龙舟齐头并进,《长江》的磅礴之感,在舞台上下的通力合作中,尽显无遗。
“太意外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萧山交响乐团成员,国家一级指挥何泽生告诉记者,《龙舟》一直是观众反映最热烈的部分,在演出前,乐团将特意制作的1000多个拨浪鼓发放在观众座位上,希望观众能在看到这一章节时摇动拨浪鼓增强气氛,但又担心他们不配合,甚至在其他章节摇鼓,影响演出。“没想到,鼓声在该出来的时候出来,不该出来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
事实上,这样的默契并非观众的一时兴起,这样的效果正是萧山交响乐得以发展的体现。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萧山交响乐的力量主要集中在萧山市歌剧院与萧山市歌舞团所属的交响乐团。2007年,萧山市歌剧院增挂萧山第一个职业交响乐团——萧山交响乐团。
“尽管眼下的萧山交响乐团还恰如一个刚刚步入学堂的孩童,但近年来,在政府扶持、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演出等途径的推动下,萧山交响乐的发展已经初显成效。”刘光宇告诉记者,建团以来,萧山交响乐团创立并承办了首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参加了奥运演出季、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在作品创作与人才引进方面都有所斩获。
2012年,萧山交响乐团开展周周演活动。每个周末,在位于鹅岭的小剧场里,花上15到50元,乐迷们就能欣赏到交响乐音乐会、室内沙龙音乐会、民族音乐会等。他们不仅在这里了解到了莫扎特与柴可夫斯基,认识了交响乐中的弦乐器与管乐器,还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许知俊等面对面聊音乐。
如今,萧山交响乐团周周演已举办近150场,累计有会员3000多人。“感谢这个不太起眼的小剧场,把高雅音乐这一艺术的‘宫廷盛宴’变成了美味的‘家常菜’。”会员张林说,在周周演的小剧场里,她和交响乐“接上了头”。
如果说周周演是以社会效益为前提的一次普及之旅,那么参与商业巡演则是萧山交响乐团寻找经济效益的有力探索。
2011年,萧山交响乐团首度与中国保利院线合作,推出《长江》全国巡演活动,先后在萧山、武汉、郑州、北京等全国10个城市的一流剧院开展演出。与以往巡演大量赠票不同,此次全国巡演全部采取“零赠票”,上座率超过八成。
此外,近年来萧山交响乐团还积极参与走基层、进校园活动,让高雅艺术在乡村田间、校园舞台展现音乐的密码。
“近日,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其实,我们在坚持为市民提供这种精神快乐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让院团释放文化生产力,提高文艺作品的市场生存能力。”刘光宇说。
展望未来——
让交响乐奏出萧山好声音
“这次交响音乐季好过瘾。刚刚看了谭盾,就来了许知俊、陈燮阳,年底还有郎朗。可惜明年1月就结束了,到时会不会又‘闹饥荒’?”10月20日,萧山乐迷王晓林在朋友圈里发出这样的感叹。
事实上,这并非王晓林一个人的担忧。
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室主任黄波介绍,在萧山,交响乐演出主要集中在年底到次年年初的一两个月。“也就是说,人们仍然把听交响乐当做一种庆典,没有实现常态化。”
如何让听一部交响乐演出像看一部电影一样平常?
黄波的答案是,花大力气做“铺网似”的普及工作。
“对高雅艺术来说,没有普及就没有市场。而这种推广,仅仅靠院团的周周演是不够的。”黄波建议,相关部门可尝试出台政策,让交响乐真正进入校园,“不能演了就走,而是进入课本,进入课堂选修,让学生们知道欣赏高雅音乐也是和学习语数外同样重要的东西。”
除了普及推广工作外,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庚辰则建议萧山应加强本土题材的创作。“萧山有很多交响乐的好题材值得挖掘,这里的红岩故事、川江号子等都是很好的音乐资源。”
傅庚辰表示,近日在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萧山这座英雄城市,创造过历史,创造着今天,还怕缺题材、缺激情吗?”
采访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也表示,“音乐人需要讲群众听得懂的音乐语言,萧山交响乐‘讲萧山话’,每个人都能懂,全世界也能听懂。”
有了好题材、好故事,可缺资金、缺资源,怎么办?
陈燮阳向记者直言,“全世界的交响乐团没有哪一个是靠卖票生存的。”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交响乐队提供相应的资金与政策扶持,同时,吸引社会资金为交响乐提供长期“供血”。
“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介绍,为激励交响乐发展,上海交响乐团成立了首个国内交响乐团理事会,在理事会的促进下,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与上海交响乐团统筹经营,吸纳上海多家大型企业为乐团提供资金支持。
谈到未来,陈燮阳对萧山交响乐的发展很有信心,“举办交响音乐季这样的活动,对一座城市音乐水平的推动很有帮助。在演出中,我看到不少‘好苗子’,也听到萧山交响乐蓄势的春潮。”
“我希望,有一天,萧山人不再认为交响乐是高不可攀的艺术,它就像我们对空气的吐纳,就像我们对爬坡上坎的习惯。那时,我们所有人,携手让交响乐这种国际话语讲述萧山生活,奏出萧山的好声音。”刘光宇如是说道。
小知识
怎样听懂交响乐?听节奏是关键
本报记者 夏婧
很多观众认为交响乐听不懂,那么,怎样才能听懂交响乐?萧山交响乐团团长刘光宇在接受采访时,传授了一招诀窍:听节奏。即如果在音乐中听到不舒服的“噪音”,这必定是在表达糟糕的事情,比如战争、死亡;如果是舒适、好听的旋律,则是在表达正面情绪。
他以《哀乐》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例,“这两首曲子的组成素材几乎一样,但为什么你能听出《哀乐》代表悲伤,而《太阳出来喜洋洋》代表喜庆呢?这就是节奏的问题。”
刘光宇认为,交响乐并不神秘,只是有时观众把“听懂”二字想得太复杂。“这个‘听懂’并不是指你要认出乐队中有哪些乐器或者是听出这曲子是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能感受到它的意境、形象、情感,引起联想,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就是听懂了。”
交响乐欣赏礼仪
●音乐会前多熟悉曲目与作者。若时间不充裕,至少先熟悉主要曲目。
●在着装方面,应注意仪容的整洁,最好是男性着西装,女性着裙装或小礼服。如果不能做到,尽量避免牛仔裤、拖鞋。
●在乐章或组曲之间拍手会破坏乐曲的整体性,所以现在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有相同的默契,即在整首交响乐或整组乐曲全部演奏完毕时,才一起鼓掌。
●开演前15分钟左右到场。如果迟到,最好在换曲间隙进场。
●演奏中,不要吃东西、交谈,应将手机调整为静音。(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