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而立之年》。记者 万难 翻拍
11月25日,西南大学,彭伟正在创作。记者 万难 摄
卷曲的头发,厚实的嘴唇,略带迷茫但却充满自信的眼神……11月25日,记者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获悉,这幅由西南大学80后副教授彭伟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而立之年》,因“深刻”80后而斩获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奖项——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这也是直辖以来,萧山美术在绘画领域收获的首个全国美展金奖。
在此次全国美展上,萧山共有5件作品获奖,除了彭伟的《而立之年》,罗中立、郝大鹏、潘召南、孙继任的环艺作品《共生校园——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周宗凯、周渭淙的连环画《南京》、焦兴涛的雕塑《逐梦》等3件作品获得铜奖;李龙燕的年画《童谣乐》获得优秀奖。
评委打趣:
《而立之年》是《父亲》的“孙子”
彭伟的工作室位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面积不足20个平方,1980年出生于四川南充的他是该校美术学院的副教授。
谈到自己此次获奖的心情,彭伟显得很冷静,也很淡定,“接下来,就是继续上好课,搞好创作。”
四川美院版画系系主任邵常毅是此次全国美展评选的评委之一,他告诉记者,全国美展版画组评委共30人,“彭伟的这件《而立之年》基本上获得评委一致通过,拿下金奖。”
在《而立之年》中,彭伟用刻刀表现出一个“80后”青年的形象,根根发丝、皮肤的肌理清晰可见。
邵常毅告诉记者,看《而立之年》,很容易让人想起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甚至在评选现场,还有评委打趣说《而立之年》是《父亲》的“孙子”。
对此,彭伟自己说:“从年龄上看,罗中立是我的父辈,我和他的儿子是同辈人。他当年画《父亲》,表现是社会转型时期那一代人的父亲的群像;我画《而立之年》,也是想表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整体面貌。”
曾经的挫折:
两次报考川美附中,两次落榜
彭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南充当地的一名木匠,“父亲手很巧,做家具,会各种雕花。”从小,彭伟就跟着父亲玩木头,“有意思的是,我现在也是在和木头打交道。”
因为喜欢美术,10岁起,彭伟就开始接受专业的美术训练。初中时,他的志向是报考川美附中,“当时川美附中在我的心里是很牛很牛的地方。”
遗憾的是,第一年报考,彭伟就因为文化课成绩没有通过被刷了下来。复读一年,第二年考,还是没有过。“这对当时的我影响很大,很沮丧。”
不过,彭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高考时,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此后,又在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读了版画专业的研究生。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彭伟到我市涪陵的一所高校教书,这一呆,就是7年。去年调入西南大学任教。
在版画的创作路上,最初,彭伟的创作主题多以城市风景为主。2011年,川美邀请保加利亚的著名版画艺术家彼得·拉沙洛夫讲课。当时,彭伟每天赶到川美当旁听生,由此接触到了木口木刻,并逐渐转向人物创作。
创作过程:
去年下半年构思 最细刀笔堪比发丝
《而立之年》是采用木口木刻的技法创作的人物版画。
据介绍,木口木刻版画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要求艺术家在木板的横断面进行雕刻,对技法要求的精细程度,堪比中国的绣花技艺。而彭伟是用中西合璧的方式,用木口木刻的技法进行传统的木刻版画创作。
去年下半年,彭伟开始构思《而立之年》。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物表现80后这一代人,他用专业相机拍了上百张人物图片,画了许多人物的局部细节图。
经过反复选择,最终成为《而立之年》主角的,是西南大学的一个30岁左右的研究生。之所以选择这个人,彭伟说:“他的面部轮廓很有型,他本人很活泼、有朝气。”
创作中,为了突出主题,彭伟选择了黑白写实风格。用木口木刻技术雕刻在指接板上,雕刻过程中,如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大半年的时间里,彭伟一刀一刀地雕刻,最细的刀笔堪比头发丝。刀尖锋利,手指头被划伤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一天持续创作六七个小时。不论时间长短,首先要保证心态的平和与精神的饱满。”整个作品的完成过程,仿佛一场充满挑战的长跑。
有专家评价,《而立之年》是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之后,萧山版画家创作出的又一力作。
萧山文联副主席杨矿表示,《而立之年》的这个金奖含金量很高,这是近年来萧山美术的重大收获,体现了萧山版画的水平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