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一哄而上 机器人产业是否会产能过剩

2014-12-11 01:27:0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一哄而上 机器人产业是否会产能过剩

近日,市民在水土高新园的机器人产业园观看跳舞机器人表演。记者 张锦辉 摄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争相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浪潮。在萧山,多个区县和企业也跟风挺进。

专家担忧,这样发展下去,机器人产业有可能步光伏产业后尘,陷入产能过剩、低价抢市场的困境。

对于核心技术和应用型人才双双缺乏的萧山来说,从市级层面重新规划布局机器人产业,扭转多个区县各自为政的局面,是否已刻不容缓?

各路资本一哄而上

10月24日,萧山市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供需对接会在永川区举行,100余家智能装备企业现场进行了供需对接交流,有20家工业机器人企业与永川区正式签约,抢驻萧山市数控机床暨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这是各路资本争抢萧山机器人市场蛋糕的一个缩影。

据萧山元谱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元谱公司)董事长王政介绍,近两三年来,抢占市场的不但有新出现的专业机器人公司,也有凑热闹的“杂牌军”。

这些“杂牌军”中,部分是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它们在经营主业的同时,“顺便”尝试一下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还有的则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公司,这种公司的创建者,大多曾在机器人行业工作过。

事实上,近两年来,不少区县趁着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契机,争相规划布局机器人产业园。

据萧山市机器人专家组牵头人何国田介绍,我市机器人产业规划了三个功能区。2013年,两江新区、江津区和璧山区分别抢到了工业机器人和配套功能区、服务机器人功能区及特种机器人功能区的“入场券”,并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除了这三大机器人产业园,永川、大足、渝北、合川和巴南等多个区县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谋划发展机器人产业。”何国田告诉本报记者。

分工不清重复建设

规划着各自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宏伟蓝图,各区县之间展开了快速上马的角逐。

据业内人士介绍,华数机器人、海普洛和嘉腾等多家机器人企业已入驻水土高新园。预计到年底,华数机器人项目可生产注塑机械手、冲压专用机器人等设备500台;江津双福新区已与科本科技公司、华霖科技公司等10多家机器人企业签约,其中部分企业已入驻;与璧山工业园签约的智能装备企业已超过25家,其中包括信鼎精密机械公司、朗正科技有限公司等。此外,合川、大足、渝北和巴南等区县,在机器人项目招商引资方面也各有斩获。

“大家一拥而上,势必会导致机器人项目分散、重复建设,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何国田说。

萧山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表示,对于机器人企业而言,哪里招商条件最优惠,它们就乐意到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我市原有的产业规划布局就会被打乱。

专家的担忧其实正在成为现实。记者了解到,按照我市的机器人产业规划,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功能区分工各有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泾渭分明。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规划为服务机器人功能区的江津双福新区,引进的元谱公司、萧山社平科技有限公司,都是主营工业机器人的机器人企业。

而定位于工业机器人和配套功能区的两江新区,却提出了“首先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步发展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具体规划。

是否造成产能过剩?

更让专家忧虑的是,机器人项目一哄而上的现象已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透露,目前全国至少已有30多个地方通过建立产业园等方式进军机器人产业。

在这股机器人热潮的背后,不外乎是机器人产业前景良好。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麦肯锡的统计数据及研究报告,2013年,全球销售工业机器人约18万台,销售总额1800亿元。其中,我国市场销量和销售额均占五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从实际销量来看,目前在我国乃至全球,机器人的市场都不大,绝大部分的使用需求还未被激发出来。”何国田认为,今后几年,政策扶持对于激活潜在的机器人市场非常重要。

但在吴安看来,由于各地竞相布局机器人产业,这一产业正面临着一步步走入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危险境地。如果不及时“悬崖勒马”,机器人产业有可能步光伏产业的后尘。

现实是,危险已现端倪——萧山七八十家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中,专业的正规军不到10家。数量远超正规军的“杂牌军”主要靠低价抢夺客户,有的甚至使用劣质电源、管线等来做系统集成。

鉴于这种状况,吴安建议,在既无机器人核心技术,又缺乏应用型人才的萧山,无论是企业还是各区县,都不应盲目涉足机器人行业。

不过,两江新区装备产业领导小组组长李光却相对乐观。在他看来,一个具备优势的产业,总是会经历从无序到有序、在竞争中淘汰弱者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光伏产业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做到全球第一,并且目前已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