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巫溪土豆一个能卖几块钱

2014-12-17 04:22:20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清晨,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巫溪人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夜幕降临,在清澈的大宁河边品味烤鱼的鲜香,无疑也是巫溪人独享的悠闲。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拉近了这个全市最偏远国家级贫困县与大都市的距离。往日宁静的巫咸古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月11日,记者驱车仅4个小时,便感受到了巫溪“绿色发展”的气息。

“生态资源”成为富民资本

2014年,国庆长假,五彩缤纷、绿意盎然的红池坝着实又“火”了一把。数千游客从主城出发,经奉溪高速便可“轻易”融入高山草场的怀抱。在此,人们可尽享远离城市喧嚣的幽静,赏各色鲜花野花竞相开放,尝有机羊肉、野蜂蜜酒的无穷回味。游客在品味生态旅程的同时,掏出来的却是“真金白银”。

距红池坝景区不远的文峰镇银峰村有家沐丰农家乐,3层小楼装修一新,里里外外整洁清爽,农家乐的女主人名叫丁书香。“几年前,我还是萧山主城一家面馆的打工妹。”丁书香告诉记者,虽然起早贪黑,但面馆的工资不高,每个月也就只有1000元左右收入。为了贴补家用,老公和村里的年轻人则去了安徽打工。

2013年12月30日,随着奉溪高速公路通车,前往红池坝景区旅游的人数成倍增长。

从丁书香家门前过往的车辆越来越多,游客在景区住不下,就在附近农民家里吃住。这样一来,精明的银峰村民便开始有组织地发展农家乐。

2014年初,丁书香和老公相继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借钱翻新了自家小院开起了农家乐,县扶贫部门则统一配置了床铺等家具。周末或小长假,城里人爱到乡下呼吸新鲜空气,吃吃农家菜,每人每天包吃包住60元。仅今年夏天,沐丰农家乐就接待了5000余人次,丁书香也因此收入了8万多元。

“干农家乐,还真是要得,一年下来比以前两年还挣得多。”今年11月,丁书香不仅还清了翻修小院所欠的债务,还给家里添了一辆小车。

通过生态旅游扶贫致富的,不仅仅是丁书香一家。在巫溪围绕红池坝区域已成功打造1个乡村旅游扶贫基地和6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近500户,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巫溪美景还远不止红池坝一处,兰英大峡谷、宁厂古镇、大宁古城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如今也走出深闺,与世人“亲密接触”。随之而来的,是巫溪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一大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旅游扶贫基地快速壮大。

目前,巫溪已经申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旅游为载体,以扶贫为手段,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目前,该县正同时推进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3个国家4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同步进行12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其中,贫困村将占到59个、3.2万贫困人口将捧起旅游经济的“金饭碗”。预计到2016年,生态旅游业将成为巫溪重要的支柱产业。届时,巫溪将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就业3.5万人,接待游客量达到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

巫溪“土疙瘩”变身“土宝贝”

靠景区致富的丁书香无疑是幸运的,但靠种植“三大坨”过生活的农民也有了自己的增收新门路。因为在巫溪的土地上,“土疙瘩”变身成为享誉国际的“土宝贝”并不是“传奇”。

2013年7月,法国、比利时、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马铃薯顶尖专家,以及全国各马铃薯主产区相关人士2000多人齐聚巫溪,参加“第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巫溪土豆何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巫溪县农委主任负责人介绍,依靠科技支撑,通过走生态农业之路,“土疙瘩”还真成为了能换外汇的“土宝贝”。

“别处的土豆是论斤称,咱巫溪土豆可是论粒卖。”坐落在巫溪县文峰镇三宝村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技术负责人指着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马铃薯原种粒自豪地地说:“这些并不是普通的土豆,而是经过带毒马铃薯催芽、脱毒后再移植,由试管苗繁殖出来的原种。”该负责人介绍,正是因为这种马铃薯的培育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以此为种苗,种植的土豆价格不菲,一个就能卖到几元钱。

依靠建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的牵引,巫溪常年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4000万粒、良种10万吨以上,常年播种马铃薯面积50余万亩,年总产鲜薯60万吨以上,农民户均增收3800元。

今年,巫溪又深入实施了“1122”工程,即发展100万只(头)草食牲畜、100万吨马铃薯、20万担优质烤烟、20万亩特色中药材,以此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生态效益农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巫溪农民开辟出一番广阔天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目前,巫溪获有机食品认证44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个、地理标志7个、市级名牌农产品4个。

保护“核心资源”壮大特色产业

丰富的“生态资本”并非完全来自大自然的恩赐,更源自巫溪人对绿色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地处偏远的巫溪曾经也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

“以前,住在山里的人都穷,用炭生火做饭都是奢侈的事。”今年72岁的城镇云台村张成荫回忆说,为了一日三餐的燃料,人们几乎砍光了县城附近几座山的树木。光秃秃的荒山不仅没有给大家带来生活的资源,反而换来了山洪和泥石流。

痛定思痛的巫溪人从此将保护“绿色资源”铭刻在心里,并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本能。

巫溪水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74万千瓦。于是,在沿巫溪境内的15条河流上,一座座小水电站星罗棋布。越来越多的巫溪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下用电替代柴禾做饭、取暖,极大减少了对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巫溪还建立健全循环发展模式——以水电、风电为电力支撑,以矿产提纯及余热发电为主干产业,以矿电联营、循环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展与国家电网的协作,探索建立边远贫困山区利用资源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地方能源最大程度服务巫溪经济建设。

近年来,巫溪围绕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确定了生态旅游业、特色效益农业以及清洁能源、食品、轻纺、生物制药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为发展方向。

如今,巫溪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巫溪的“核心资源”,环境破坏了发展将无从谈起。“绿色发展”的梦想唤醒着巫溪这座大山深处的秀美小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