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凌晨1点,南岸区涂山路56号某网吧,几名顾客正在上网。特约摄影 谢智强
网吧审批的口子在六年之后重新放开的消息,在业界引起极大的关注。12月14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网吧,有网吧老板表示,网吧现阶段经营惨淡,新规出台,准入门槛降低,这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竞争。业内人士分析,网吧行业经营需要转变思路,多元化经营将成发展趋势。
网吧经营准入门槛降低
近日,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管理政策,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调整网吧行业管理政策,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可根据地区和城乡差异,在确保场所每台计算机占地面积不少于两平方米的前提下,分别设立网吧台数标准,依法开展单体网吧审批,并力推网吧行业转型升级。这意味着之前“不新批单体网吧”的政策被废止,网吧经营准入门槛降低了。
此外,《通知》还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发挥遍布城乡、靠近社区的优势,参与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网络文化服务,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升上网服务行业形象,将上网服务场所纳入社会公众和基层组织的监管视线。
“智能手机普及,网吧生意不好做”
“现在经营非常难,不少网吧都面临关门的境地;部分生存下来的网吧也在考虑转型。”41岁的黄晓波经营网吧15年,其网吧占地300多平方米,有近130台电脑。“随着电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网吧的生意确实不太好做。”他表示,尽管附近有四、五个小区,但平时只有60%的上座率,95%以上的顾客都是男性,而且大多数都是来玩游戏。
刘先生今年5月在南岸区涂山路某小区附近盘下一家近400平方米的网吧,共有82台电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接手网吧花费了100万元,现在每个月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人工以及宽带就要近3.5万元,而每月的利润则在7万元左右,刘先生说:“在短时间内回本是根本不可能的。”
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网吧,不少网吧老板向记者反映,新规出台,网吧经营面临的冲击更大。
转型可尝试多元化服务
随着行业整体受到巨大冲击,不少网吧老板其实早已开始尝试转型,增加“副业”,从单一的上网服务转向多元化经营。针对网吧行业的发展困境,政策调整中也提到了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多元化经营,同时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连锁企业设立的认定,连锁方式、连锁规模由上网服务企业自主决定,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自主经营事项的干预。
位于观音桥步行街的三色堇网络会所是目前江北区规模最大的网吧之一。老板马英介绍,会所已经营6年,去年花费了近600万元进行重新装修。
“新规出来后,20多平方米就能开个网吧,门槛太低。”马英说,市场优胜劣汰,有“新鲜血液”加入可以增强竞争力,“今后,多元化经营将成为趋势,我们也会按照新规的要求,尝试开展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吸引社区用户而不仅仅是游戏用户。”
市文化执法总队的数据显示,萧山现有网吧3000多家,新规出台以来,暂未出现数量的快速增长。
江北区网络文化行业协会会长刘晓东告诉记者,目前江北全区共有150家网吧,其中140家正常营业,近7年来辖区内没有新增网吧。“新规出台后,小网吧可能会较多出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网吧造成一定冲击;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可以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
刘晓东坦言,放宽对单体网吧的审批,有利有弊。未来是由市场来决定,现有网吧想要继续经营,只能从服务、环境和硬件上增强竞争力。“网吧尝试多点多元服务,其服务的面更广了,就能带动消费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