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大足兴隆街的“车货”手艺面临失传

2014-03-06 03:56:50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大足兴隆街的“车货”手艺面临失传

黄通才和妻子彭光明在制作手工篦子。记者 汤艳娟 摄

本报讯 (记者 汤艳娟)近日,记者在大足区中敖镇兴隆街采访时,发现这条曾因“车货”而名噪一时的街道已很少看到“车货”的影子。“近年来,车货市场萎缩严重,大多数车货铺都关门或转行了。”兴隆街居委会主任龙元华说,很多传统的手工技术眼看就要失传,不知如何是好。

20多年前,兴隆街有很多制作“车货”的小作坊,盛产篦子、刷子、算盘、刀把、臼子之类的“车货”。可随着社会发展,买这些“车货”的人越来越少,“车货”铺也自然越来越少了。

黄通才是其中为数不多仍在坚守的人之一。在兴隆街的通才竹篾铺,黄通才颇为担心地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学做篦子,祖传的好手艺恐怕要在他手中失传了。

黄通才精通制作的手工篦子是用竹子制作的梳头用具。旧时卫生条件差,人们的头发中常生头皮屑和虱子,用篦子可以刮掉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同时,篦子还是闺中之物,常被农村青年当成定情物送给心上人。20多年前,篦子流行的鼎盛时期,兴隆街专门制作篦子的作坊就有20多家。

“从太祖父那一辈开始,我们黄家做篦子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我10岁开始就跟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一做就是40年。”黄通才介绍,祖辈传承下来的手工制作不仅精细到104道工序,竹子砍伐、加工、雕刻、打磨等都是用刀进行,因此,手工篦子的生产效率特别低。

“20多年前,每个篦子可以卖五毛钱。会做篦子的人在这一带很吃香。我嫁到黄家后,也跟老公学起了做篦子。”一旁的妻子彭光明接过丈夫的话茬,“当时20多家作坊都在生产篦子,尽管单价不高,但因为量很大,生意都很不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篦子的基本功用逐步丧失,渐渐淡出了寻常百姓家,只是遇到红白喜事时,有些村民还保留购买篦子作为陪衬品的习俗。后来,兴隆街手工做篦子的小作坊一家接一家关门,只剩下黄通才和黄勇两家。

最近几年,黄通才也是在苦苦支撑,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夫妻一年能加工7万个篦子折,普通篦子批发价8毛钱一个,高档篦子3元钱一个,但每个篦子的利润只有3毛钱左右,我们的年收入仅2万多元,远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高。”但他不想让祖传的手工技术在自己手中失传。前几年,为给手工竹篦子找到发展方向,黄通才还专门到泸州学习经验,希望能为篦子找到转型之路。

“其实,篦子有很强的实用性,除了梳妆打扮外,还能起到保护头发、保健大脑的功效,失传了真的很可惜。”黄通才看中了大足的旅游资源,希望能将篦子列入大足旅游工艺品的名单。

在兴隆街,像黄通才这样发愁后继无人的手工制品匠人不止一个。龙元华告诉记者,街上原有的30多家手工刷子作坊只剩下4家,20多家手工刀把作坊也只剩几家,10多家珠算盘作坊已经销声匿迹……

对此,萧山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刘壮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传统手工业要占领一席之地,关键是要让资源“活化”,找到传统技艺与社会需求的切合点。一方面,手工匠人需要转型发展,具备自我创新的能力;一方面,政府应该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全面调查,如确实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应该合理进行产品设计,并同当地旅游有效结合起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