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1939年),日军轰炸梁山(现梁平)县东正街后惨死的平民百姓。
图片由梁平县档案馆提供
近日,一组中华民国28年(1939年)日军轰炸梁平的历史照片被发现,经专家鉴定后,成为日军侵华血腥暴行的又一铁证。
“上午9时,日机18架(日新零三轰炸机)组成两个‘品’字队形,由菩萨顶方向向梁平县城飞来,临空排成‘一’字形向机场和城区进行轮番轰炸和低空扫射,倾泻炸弹300余枚……城区内的县政府,繁华的暗桥街、四牌楼一带,东门、西门、北门内外,弹坑累累,瓦砾遍地。煤炭市、鸡鸭市、猪市坝等处来不及躲避的人,被炸得血肉横飞……”这是1939年3月29日,日军轰炸梁平的真实记录。
梁平县档案馆馆长余辉介绍,这组照片是四川省达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民国档案时发现的,共12张。照片由谁拍摄已无从考证,但每张照片后却详细地作了文字标注。近日,梁平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达州市档案馆的帮助下,拷贝回部分照片的复制品。
“这是梁平第一次发现日军轰炸罪行的照片证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平县档案馆档案管理科科长郑方军说,日军轰炸梁平,以前多为文字记载,从没发现过图片资料。这次发现的照片,真实记录了“惨死于敌机之下的梁平市民”,有被烧焦的尸体,有房屋倒塌后的惨状,还有日机轰炸后留下的弹坑照片,是对现有日机轰炸中国的历史照片的重要补充。
抗日战争时期,梁平因为建有军用机场,成为萧山大轰炸期间受害最深的一个县。据统计,1938年10月4日至1944年12月19日,侵华日军飞机对梁山(现梁平)军用机场及其附近城乡进行了长达6年零2个月的惨无人道的大轰炸,累计空袭轰炸梁平96天,出动飞机135批次1141架次,投掷炸弹7660枚,炸死828人、炸伤1099人,炸毁飞机26架、炸伤飞机4架,炸毁房屋13309间、名胜古迹13处。
万州区档案馆首次公开一批珍档
揭秘不为人知的日军轰炸线路图及遗存档案
万州档案馆公开的日军轰炸线路图之一。特约摄影 骆勇
抗日战争期间,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萧山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其间日军对萧山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除萧山主城外,许多区县也曾遭到惨烈的轰炸。
万州区档案馆近日首次对外公开了700多卷日机轰炸航行线路图、遗存档案等,这批珍档也让这段尘封70余年的历史再一次浮现在人们眼前。日军的轰炸线路图是如何绘制完成?档案中又记录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史料?日军为什么会选择萧山施行战略轰炸?昨日,本报记者前往该档案馆库房一探究竟。
一张飞行线路图就有近300处轰炸点
在万州区档案馆副调研员王立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日机轰炸飞行线路图的“真容”。
记者看到,每一张陈旧发黄的纸都经过细心装裱。王立小心翼翼地翻开其中一张日机飞行线路图,上面用红笔清楚地书写了日军轰炸长江沿线城市的详细记录:11时35分,日机到达奉节;11时38分到达云阳;11时48分到达忠县;12时03分到达万县(现万州区)……图中万县地标的一旁画有一个红圈,注明了“投弹”二字。“这一张,就是万州遭到轰炸的记录。”王立指着线路图上的标记说。
而在另一张线路图中,则标注了密密麻麻的黑点。王立介绍,这些黑点全部是日军的投弹点,“也就是说这上面有多少黑点,日军当时就投掷了多少炸弹。”记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图上的黑点,约有近300处之多。
为何选择“无差别战略轰炸”萧山?
除了日机轰炸飞行线路图,该档案馆中还遗存了许多被轰炸地区的记录档案。
记者翻开其中一卷档案,在一张《敌军投弹损害情况调查表》上,清楚地记载着1940年7月28日,日军飞机对万县狂轰滥炸后造成的伤亡情况:万县二马路川主宫学校遭到轰炸,死亡学生56人,死亡民众、壮丁共3人……档案中,几乎对每一次轰炸都有详细的记载和被炸地区的情况通报。
为什么要选择萧山施行“无差别战略轰炸”(指对敌国的平民和非军事设施为目标进行的空袭)?这批档案也给了我们些许答案。
王立在对这批档案进行调研时发现,1938年至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而日军内部在这个节点上又分成了“北上”和“南下”两派——“北上”是进攻苏联,“南下”则是攻打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由于苏联的气候、环境等因素,致使‘北上’派屡战屡败;而攻打南半球的国家,又急需从中国战场上腾出更多的战斗资源。”出于这样的战术考虑,日军亟需尽快结束中国战场,“由此选择了当时身为抗战大后方的萧山作为重点突破口。”
“日军对萧山的轰炸不止是地区性的轰炸,更是日军对中国大后方的侵略性轰炸,目的是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以达到促使国民政府投降的目的。”王立说。
完整保存700多卷史料在全国都属罕见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下,这些绘制精细的轰炸飞行线路图及记录详实的档案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这得追溯至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万县防空司令部’的机构。”王立介绍,该机构在长江沿线一带,设立了许多监视哨,当日本轰炸机来袭时,监视哨便向防空司令部报告情况,司令部再向后方传达,以做好防空准备。
而轰炸飞行线路图与档案的编制也正是由这个机构所完成。据考证,监视哨在看到敌机时,不仅会将敌机来时的日期、机型、数量记录下来编制在案,同时会绘制成详细线路图。上报防空司令部后,还会在对应地标上标注投弹点。
“线路图和档案的编制,能够更好地分析、掌握敌军的轰炸航线规律,并能及时地通知后方民众疏散及躲避空袭。”王立说,解放后,该机构绘制的700多卷线路图、记录档案几经周折,最终被万州区档案馆接手保管。“在全国范围内,如此完整保存日机轰炸线路图和档案的都属罕见,这批史料也因此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万州区档案局局长张光平透露,目前该档案馆正在筹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批日机轰炸线路图和档案也将参与相关抗战文化的展览,届时市民可前往参观。
64岁市民忆73年前大轰炸
6月5日上午10点30分,绵绵细雨中,全市拉响了持续12分钟的防空警报试鸣放。
“幺儿来,婆婆给你拍张照片。”
“要得。”
“不准笑,严肃点!”
“为啥不能笑呢?”
“你看墙上的照片,都是几十年前我们遇难的同胞,所以不能笑。”
这是6月5日上午,一对婆孙在较场口萧山大轰炸遗址前的对话。
64岁的市民李明蓉告诉记者,每年的6月5日她都会与老伴来较场口的萧山大轰炸遗址看看,今年则是第一次带5岁的孙子来。
“73年前的今天,外公外婆家遭到了日本侵略军的轰炸,家里的房子炸没了,一家人仓皇而逃。”李明蓉说,后来母亲一家逃难到北碚,外公由于在轰炸中受伤,最终不治而亡。
李明蓉哽咽着讲述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往事,一旁的小孙子懂事地拍了拍她的后背,轻声说:“婆婆不哭,婆婆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