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2014-06-13 03:57:19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巫山县平河乡陶湾村,陶家祠堂里的木制族谱。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巫山县铜鼓镇龙湾村曾家大院,曾氏族人站在老匾额后合影。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巫山县铜鼓镇龙湾村曾家大院,一名曾氏族人在门槛前逗怀中的孩子。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巫山县铜鼓镇老街,有百年历史的清朝老屋。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巫山县铜鼓镇老街,一名头上包着白帕子的老人正在与乡亲交谈。

先民们的异乡 子孙们的故乡

巫山县大昌镇营盘村方家槽,方氏族人正在介绍方氏祖茔碑。(本组图片由特约摄影谢智强摄)

“萧山市巫山县人民欢迎您!”

6月12日,16时30分,从G42(沪蓉高速)雾渡河收费站驶出高速,在湖北兴山县和巴东县的山路上蜿蜒盘旋了近4个小时后,“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路采访组已有些晕头转向。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竖立着一道拱门,拱门上的这11个大字,让所有人倍感亲切:回家了!

从6月3日启程至今,采访组已经在湖北奔波了10天。10天的时间,让我们对家有了深深的思念。不难想象,在几百年前,“湖广填四川”的先民们,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楚蜀地界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一边是对故土的难舍,一边却是对新生活的迷茫和向往。

从这里开始,“湖广填四川”的先民们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神女峰下,繁衍生息的异乡人,终将异乡当故乡。

1 艰苦创业

插草为标,占地为业,三个异姓兄弟抓阄为后人找到安家立业的土地

巫山县平河乡陶湾村,海拔超过800米,曲折蜿蜒的村道在陡峭的山坡上穿行。

村道尽头,陶湾村村校的国旗正迎风飘扬。84岁的陶忠明步履蹒跚地穿过学校一楼楼梯间又矮又窄的通道,一扇古朴的木门,出现在眼前。

推开木门,一间空旷的破旧房屋出现在眼前。阳光,从墙缝里漏下,隐隐能看见木门正对面,一块四方形的牌匾被安放在墙上。

凑近细看,这牌匾居然是一本家谱!原来,这间旧房竟然是陶家宗祠。家谱上,详细记录了陶家在明洪武年间从麻城孝感乡迁川的过程。

“当时,陶、沈、杨三个异姓兄弟一起迁移到了这个地方,3家人挤住在岩洞里。”随着陶忠明的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又出现在我们眼前——

明洪武二年(1369年),那是一个兵乱、水旱、蝗灾接踵而至的时期,川渝两地百姓非亡即逃,土地荒芜。朱元璋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决定实施移民屯田。麻城孝感乡的沈、陶、杨三姓族人,随着移民的人流,来到了巫山县沈家河(今平河乡)。他们在自己看中的地方插草为标,占地为业,并决定采取抓阄的方式,决定哪家人在什么地方生存发展。沈家抓得平河两岸,于是,这里成了今天的沈家河;陶家抓得平河岸上那一面坡,这里成了今天的陶湾村;杨家得到了平河一侧的石沟地,也就是今天的石沟村杨家老湾。分别时,三家人将迁徙路上共用的铁锅砸成三份,各执一份,以便子孙相认。从此,三家开始了“沈家一条河、陶家一面坡、杨家一只角”的开荒过程,并在此繁衍生息。如今,陶氏已经在陶湾村繁衍至24代,2000多人。

不仅是陶氏、沈氏和杨氏先祖靠自己的辛劳,为后人找到了一片安家立业的土地,今天,在巫山的许多家族中,都流传着入川先祖艰苦创业的故事。

巫山罗氏,入川祖婆在正月初一还带着儿子下地挖田,经艰苦创业,克勤克俭,罗氏渐渐家道殷实,人丁繁茂,成为巫山大姓。

“在填川过程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当时荒无人烟的巫山地区,移民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巫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向承彦对“湖广填四川”历史颇有研究,他介绍,今天巫山人口中超过70%都是当年移民的后裔。

2 站稳脚跟

清朝皇帝御赐匾额,曾家出了一名“贡老爷”

从陶家湾出发,翻山越岭,过长江,沿神女峰山脚前行,明清时已繁华的铜鼓镇老街依旧热闹。

正是赶场天,不时有头上包着白帕子的老人背着背篼在人群中穿梭。几幢已经破败的清代老屋静静地立在路旁,木板壁,茅草顶,见证了老街的悠悠岁月。

“川人喜欢扎白帕子,据说是源于湖广填川。”向承彦介绍,填川路途遥远艰险,移民中时常有人死于途中,扎白帕子是为了向死者表示哀悼。但死于途中的人实在太多,以至于包白帕子竟成了一种习惯并流传至今。

77岁的当地居民朱贵康和70岁的余道胜祖籍均是麻城孝感乡喜鹊河,63岁的廖德安祖籍湖南……今天,在铜鼓镇上问起居民的祖籍,十有八九的答案都是今天的湖北和湖南。

曾经出过“贡老爷”的曾氏家族也不例外。

如今,位于铜鼓镇龙湾村的曾家大院已因年久失修而略显古旧,但曾家族人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座有两道院门、前后花园的雅致大院。

龙湾村老支书曾纪朝捧出厚厚的一叠族谱。翻开有些残破的书页,朱红的官印仍清晰可见。据老人介绍,因曾家对朝廷有功,清康熙皇帝御赐字辈,由孔颜曾孟四家通用,并经道光、同治多次御赐和颁发,共形成55辈,这也是曾家族谱盖有官印的缘由。

族谱记载,曾氏家族原住在湖北省建始县茅田木炮山(二道水),始迁祖名为曾尚义。二道水距巫山曹家坝100多里,曾尚义与兄弟一起打猎到了曹家坝,觉得此地不错,遂留居。

到了光绪癸未(1883)年,曾氏后人曾衍光在53岁时考中进士,被敕授修职佐郎,到湖北应山县(今湖北广水市)上任作训导官。为官清廉的他告老还乡后,在龙湾村建立曾氏大院,曾氏后人由此称曾衍光为“贡老爷”。

至今,曾家大院中仍保存着清朝皇帝御赐给曾衍光的匾额。“我们曾氏族人一直秉承着‘吃不穷,穿不穷,人不厚道一世穷’的家训,贡老爷是我们杰出的代表”,说起曾衍光,曾氏族人至今一脸自豪。

曾家只是无数填川移民家族的一个缩影。巫山向氏,清乾隆时期由湖北麻城入川,经过数代人努力,到五世祖向长荣时家道富足。向长荣的两个儿子,分别考取文举人和武举人,并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向姓也由此成为巫山大姓。

向承彦认为,“尽管历尽艰险才到达蜀地,披荆斩棘才站稳脚跟,但入川移民以此为家,不断壮大,并建立家族宗祠,续修族谱。其中许多人青史留名,成为移民的杰出代表,为巫山乃至整个四川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3 繁衍生息

入川时方氏家族不足20人,现仅方家槽就已传衍至14代、超过6000人

“有女莫嫁方家槽,三月豌豆九月苕。天干三日就缺水,坛子背水洗红苕。艰苦环境求生活,男人前往炭厂摇。肩挑背磨将炭卖,辛苦挣点油盐钱。”

至今,在巫山的许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说的是位于今天大昌镇营盘村的方家槽穷苦不堪,生活艰难。

“祖上从湖南入川时,有个地方落脚就不错了,条件是艰苦。不过经过几代人努力,现在条件好很多了。”巫山县科协办公室主任方裕和出生于方家槽,他介绍,巫山方氏于清初由今天的湖南娄底市新化县迁至大昌镇营盘村方家槽,并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竖立了方氏祖茔碑并留存至今。

据方氏族谱记载,其入川始祖初到巫山时,“上无片瓦遮风雨,下无寸土立足基。”入川后,以耕读为本,经过艰难打拼,为子孙后代创下基业。从方氏历代先祖的墓碑碑文中不难看出,在其历代族人中,既有农庄主,也有文武官员。

“不仅如此,现在的方家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方裕和介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巫山至神农架的省级公路贯穿方家槽,村级公路四通八达,完全改变了过去“肩挑背磨”的状况,村里还用上了自来水,人畜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彻底改变了村里“坛子背水洗红苕”的局面。

几百年的发展,让方家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坳,成为今天方氏族人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几百年的繁衍生息,也让方氏家族,从入川时不足二十人,发展到今天族人遍布巫山、云阳、四川房县、陕西镇坪等地方,仅在方家槽就已经传衍至14代、超过6000人。

如今,每年清明,都有方氏族人从巫山周边地区赶赴方家槽祭祖,而方氏族人也已经和湖南娄底祖籍地建立了联系,两地联合续修了通谱。

“从最初的无以立足、艰苦创业,到建立宗祠、人才辈出,再到如今枝繁叶茂、传续宗族,湖广填四川的先民们,真正让神女峰下的异乡成为了子孙们的故乡。”向承彦说。随着他的目光望去,远方的湖北麻城,是先祖的故乡,却是他的异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