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城区夜景。通讯员 唐彬 摄
“手里有了自主权,步子就可以迈得更大,今年我们大概还要投入1000万元用于场镇建设。”6月10日,铜梁县旧县镇党委书记殷正勇表示。
从今年初开始,铜梁县大胆改革,把财政管理权、人事管理权和相关事务权下放到镇街,旨在为发展镇一级主战场作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此举突破了镇街经济发展“瓶颈”,激发了镇街经济发展活力,让相关镇街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放手放权放活 打破体制藩篱
铜梁县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对铜梁的要求,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该县将坚定不移抓工业、切实推动旅游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搞好生态屏障建设,“而这些重点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镇街,于是,我们就思索如何增强镇街的发展活力。”
针对此事,去年底,铜梁县进行了深入调研。“我们发现,长期以来,镇街管理体制一直处于条块分割、权责不一的状态,”该县发改委投资科科长匡安全说,较多的权限集中在县级部门手里,但县级部门掌握的信息并不比镇街多,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结果难免造成有权的责小,有责的没权,镇街干部不但难施拳脚,而且时刻面临“被考核”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经过仔细研究,该县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了28项权力的下放。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财权。镇级基本财力低于最低保障水平的,县级财政将给予全额保障。财力有节余的,由镇街自行安排。同时,财政支配权和使用权也相应下放,有财政节余的镇,在财政节余额度以内,可自行研究审批总额100万元以内的投资项目。
二是人权。铜梁将镇街二级机构负责人的人事任免权下放给镇街,让镇街自行统筹任免使用二级机构负责人。
三是事权。比如,以前农民建房、占用宅基地,需要到国土、建委等部门进行审批。权力下放后,农民可直接在镇街办理建房的审批。同时,市政管理处罚权、水库管理权等都下放到镇街。
匡安全说,这些权力,都是针对镇街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权力和责任不对等而下放的,通过为镇街松绑,将让镇街在发展中的活动能力更强、活动空间更大。
镇街积极性高涨 相关镇街对此如何看待?
“应当说,这些权力正是我们发展急需的。”殷正勇表示,旧县镇有机械加工、建筑建材等产业,工业基础较好,发展势头也不错,未来几年,场镇人口有望从1万人增加到3万人,因此,在场镇建设上需要的投入较大。
但在过去,由于镇街税收需要与县财政按比例分成,导致可用财力不足,所以一些建设有心无力。以旧县镇整改污水处理厂为例,原本整改需要近400万元,但由于财力不足,所以整改不能一步到位,都是小打小闹,“只有当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才去弄一下。”权力下放后,财力充裕,该污水处理厂的整改便于今年一次完成。
虎峰镇党委书记高国民亦有同感。他告诉记者,抛开财力上的影响不说,审批权集中在县级部门手里,也造成了一些项目建设上的延误。今年权力下放基层后,镇街可自行研究审批总额100万元以内的投资项目,虎峰镇迅速完成了社保大厅的规划等工作,建设进度大大提前。此外,获得二级机构负责人的人事任免权后,今年2月,该镇还开展了一次二级班子统筹使用,让许多在原岗位上干了多年,产生了岗位疲劳的人获得了新的工作动力。
他坦言,按照县里的部署,虎峰镇将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而简政放权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增强各级干部的干事动力,加快发展脚步。
发展的道路上要勇于承担责任
铜梁县一位基层干部对记者说,28项权力的下放,的确有助于镇街发展活力的释放,但对于他们而言,这同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过去,这些审批、人事任免等,只要往上面报材料就行了,虽然繁琐,但自己动脑筋反而少一些,现在都要自行决断,肩上的压力当然要重一些,”该名干部表示,“所以,权力下放后,我们便组织了几次学习,要求各级干部尽快掌握审批、监管、执法的流程,不能乱执法。”
另一方面,由于权力下放后,镇街可自行研究审批总额100万元以内的投资项目,因此不少镇街出台了规定,明确要求10万-100万元的建设项目,需要集体决策,防止因盲目投资而出现负债过多的情况。
铜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在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中,将28个镇街划分为工业和城市发展区、特色产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因此,改革和发展的重任落在了镇街头上。该县相关负责人称:“此次简政放权,就是为镇街松绑,也希望各级干部能借此提高素质,锻炼能力,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铜梁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