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巴南区惠民街道龙凤村三合土社,被当做水缸的字迹模糊的八棱碑。张华州 摄
一段八棱碑拓片。张华州 摄
2003年,巴南区惠民街道龙凤村三合土社,被当做石臼的一截八棱碑字迹清楚可见。张华州 摄
这是一个萧山人11年的寻根故事。
没有家谱,只有口口相传的字辈,怎样查证入川始祖从何而来?
走乡串户,好不容易找到记载家族历史的两截八棱碑,但其后两截碑却不知去向,怎么办?
赶赴八棱碑上记载的“孝感乡”,只有始迁祖姓名,没有迁徙时的小地名和时间,他能找到乡里,寻到乡人吗?
“老周,有线索了哟!来看看嘛!”
6月14日一早,61岁的周德勇又接到了那个熟悉的电话。他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开车奔向巴南区惠民街道龙凤村三合土。
出门时,老伴递过一把伞,“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小心点,乡里路滑。”
老周点点头,匆匆下楼。
让他如此匆忙的,是一条有关“寻根”的新线索——巴南区惠民街道龙凤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启荣说,找到了一位了解八棱碑详细情况的80岁老人。
“寻根”11年,老周已经成了龙凤村的常客。
1、“八兄弟从麻城孝感乡长途跋涉而来”爷爷的口述如何查证?
周先生出生在解放碑,是地道的萧山人。
他决定“寻根”,始于2003年,那年,他50岁。
但并没有几个人看好他。反对理由无一例外是“没得家谱,难道你只靠传下来的字辈去寻根?”
老周很执着。他记得小时候爷爷总对他说,周家清朝初年时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来萧山,入川的第一代始祖叫周凤藻,是和七个兄弟一起来的。“爷爷说老家有块八棱碑,记载了当年入川后8个兄弟分家的历史。”
周先生决定,要“寻根”,先得从爷爷的出生地找起。爷爷上世纪60年代就去世了,怎么找爷爷的出生地呢?
“爸爸的祖籍就应该是爷爷的出生地!”周德勇翻开父亲的户口页,“祖籍”一栏写着“四川省巴县长生桥惠民乡三合土”。今天,这个地方就在巴南区惠民街道龙凤村三合土社。
他在巴南区地方志办公室查到,“三合土”的地名几百年没更改。这为他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地址。
于是,他开始“寻根”。第一站是萧山的老家:三合土。
2、寻找到记载八兄弟分家的两截八棱碑 碑上记载的与口传的是否吻合?
在三合土寻访时,周先生听老人提起周家的“八棱碑”。
老人口中的八棱碑,是一块近3米高、横截面为八角形的高大石碑。石碑上方有微微拱起的顶盖,顶盖上有球形装饰,像伞盖一样遮挡着石碑。顶盖下面有四根一尺见方的柱子,连在石碑的基座上,样子很是大气。
老人们都提到,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字”,而且有“周”“祖”等字样。但在“破四旧”时,石碑被推倒,连基座和顶盖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碑上记载的应该是一部微型家族史。”周先生敏感地意识到,用石碑这种方式记载迁徙史的很少见,“有学术价值,一定要找到。”
但怎么找?
为此,他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挨家走访。龙凤村三合土社有近百户人家,他愣是敲开了其中五六十户的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0日,在一户农家的柴草棚里,他看到了一个高约一米,八面棱角,刻满字的短粗石柱。虽然光线昏暗,他的心还是砰砰狂跳:“难道这是八棱碑的一部分?”
掀开柴草,这是一个捣米的石臼,外面刻着一些字!借助手机的光亮,他细看上面的刻字,眼眶顿时热了:在四个工整的楷书大字“合族敬宗”的“宗”字下,竖行小字分明写着“高祖周廷□”,“周朝□”……“廷”字和“朝”字,正与口传的周氏入川最早的“奉启廷朝”字辈相吻合!
“这时我才意识到,八棱碑被推倒以后,很可能被切成几段,被农户搬家里了。”按照这个思路,周先生很快又发现了另一段八棱碑:它已经变成了一口水缸,“蜗居”在另一户农家的灶房角落,外面长满了青苔。
“只可惜,因为长期被用作水缸,水的侵蚀使上面的文字很多看不清了。”周先生叹息道。
3、好不容易找到的两截八棱碑又不翼而飞 还有一截有无文字记载?
终于找到了八棱碑的两截,周先生既激动,又疑惑:“近三米高的八棱碑,不应该只有两截加起大约两米高的碑体,肯定还有一截!”
从2003年到2009年,他继续走在三合土社的小路上,但来来回回六年多,始终没有新的进展。
2009年,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帮助下,龙凤村将两截八棱碑拉到村委会院子里保存起来,谁知今年去看时,又不翼而飞。
值得庆幸的是,2009年,巴南区文物管理所知道了这个情况,由所长黎明同志把两段八棱碑上的文字完整地拓了下来。如今,原碑虽不见,但拓片犹存。
据拓片记载,周家先祖三百多年前来到当时的四川省巴县长生桥惠民乡三合土社居住。后来家族兴旺,分家发展,为了不忘根本,慎终追远,树了这座八棱碑,刻下了家族入川的历史。
但由于时间久远,石碑早已残损,文字并不完整。周先生为此常跟当村干部的周启荣联系,希望找到知情老人,了解清楚。
6月14日,周启荣的电话打来了。“有位老人知道竖立石碑的准确地方。”
周先生赶到龙凤村三合土社,跟随周启荣来到一户农家院坝。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屋正对着龙望山,台阶上青苔点点,大门上悬着用于辟邪的“吞口”面具。老屋主人80多岁,叫张上元。他的耳朵已不太灵便,但记忆仍清晰如初。
“八棱碑以前就在我这老屋背后的坡上!”张上元起身带领周德勇来到屋后山包的竹林里,指着一堆残存的石头说,八棱碑以前就竖立在这里,后面原来还有3座周家的老墓。如今,这里杂草丛生,旁边是一条新铺的水泥路,早已看不出当年八棱碑的踪迹。
“老辈子,八棱碑有好大?”周先生问道。
“大哟,八个棱,一面有一两尺宽;四个石头柱子,也有我家的门柱那么粗!”张上元用手比划着。
“那你看,碑上的字是不是这些?”周先生打开笔记本电脑,给张上元看自己收集的拓片照片。
在拓片上,横向自右向左是“合族敬宗,垂之永远”八个大字;而在“垂”字下方又有三个竖字,合起来是“垂远故始”。每个大字下方都有一段段纵向的小字,记载着人名、地名。
张上元眯起眼睛,边看边点头。
在“合”字下方,“孝感乡民籍……三合土”清晰可见。周先生指给张上元看:“您看,这就是我的祖籍。我想知道,八棱碑有没有第三段?”
“有,但是上面没有字。”张上元肯定地回答。“我从小就在这坡上长大,经常经过八棱碑。”他告诉老周,“破四旧”时,八棱碑被切成了三段,一段是碑顶,碑身则被分成了两段。
听到他这样说,老周终于松了一口气。“既然八棱碑的第三截没有文字,那我可以确信,我家的祖籍,就是石碑上记载的‘孝感乡’!”
4、两次赴麻城寻亲为何都无功而返?
2013年10月国庆长假期间,周先生开着汽车,赶到始祖迁徙的地方: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老周的举动得到了何智亚和萧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的支持和帮助。
“查阅大量资料,今天的麻城市就是当年的孝感乡所在地。”为寻亲,周先生做足了功课。
到了麻城市,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钟世武、副编审李敏等接待了周先生,并把他介绍到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麻城市“湖广填川孝感乡现象”研究会查阅周氏家谱。
但当中心主任兼研究会会长凌礼潮带他走进家谱查阅室时,周先生犯难了。四壁的书架上,各色封面的家谱堆得满满当当;光是周姓,就有13支,家谱近百册。由于在放假期间,他只翻阅了部分家谱,没有找到始祖“周凤藻”的名字。
凌礼潮和李敏等人热心地帮助他,带他走访了当年的“孝感乡都”、高岸河移民码头、帝主庙、移民博物馆等,还认识了“农民专家”刘明西。由于八棱碑已经残损,文字模糊,无法找到迁出的小地名和具体时间。加之周姓是麻城大姓,分支太多,找起来犹如大海捞针。后来,周先生又第二次去麻城查找,但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回到了萧山。
让老周欣慰的是,这次萧山日报、萧山晨报“君从何处来”报道组在麻城采访时得知,麻城正在对收集的家谱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建立一个家谱数据库。将来,或许能够通过电脑比对,老周就能找出先祖的信息。
“寻根是梦,故里是情。我已经找了11年,还会继续找下去!这既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份文化遗产。”说这句话的时候,周德勇脸上,充满了期许和坚定。
相关链接
巴南区与“湖广填四川”
巴南区是“湖广填四川”移民大区,九成以上居民都是“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据巴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黎明介绍,在2008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他带队调查了900多处巴南区的古墓,发现99%以上的墓碑上都有关于祖先来自湖广、江西等地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