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怀丕 王井怀 孙亮全
新华社发
劳动最快乐!对不少人来说,这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经常加班、学无所用、机械重复等等,让人感觉工作索然无味。“工作的乐趣去哪儿了”如迷思般缠绕着一个个为工作所困的劳动者。
工作中还有乐趣吗?
“啥活都干着没劲,挣的钱还不够养家。”晚上9点,在浙江台州的街头上,装修工李德希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要陪媳妇出来摆摊,为了多挣那百十块钱。李德希干装修每月能挣五六千元,带着一家四口出来打工,除去吃花用度,一年下来存不到钱。
李德希一般早上6点起床出去干活,有时要扛近百斤的材料爬十几层的高楼,经常累得腰酸背疼。他说:“我干的都是体力活,还讲啥乐趣不乐趣的,坐办公室热不着冷不着才叫有乐子,不过我这辈子就不用想了。”
“十年后我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江苏某地的纪委公务员殷婉说,工作中很难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升职、涨薪与工作业绩关系不大,多凭领导一句话,干这工作一眼就能看尽一生,“幸亏我不是男的,可以老老实实回家当家庭主妇,要不然非抓狂不可”。
工作乐趣咋就没了?
“压力过大是压垮大多数人的工作乐趣的重要原因。”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主任朱飞说,现在劳动者普遍都需要面临节节攀升的绩效压力、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冲突的压力、职业和能力发展的压力,更加终极的是,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雇佣关系中,大多数的劳动者都面临“丢掉工作”的潜在威胁,年龄越长的员工对这种潜在威胁的焦虑越强。在这种情形下,劳动者更加容易失去对工作的“快乐感”,更多的是无奈或责任。
“一些劳动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有理由光荣、感到自豪、快乐,但现实的处境是他们收入低,生活没有保障,所以根本高兴不起来。”山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建武说。
朱飞说,各种残酷的社会比较让劳动者对能否通过工作实现生活目标这一问题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对平凡工作的快乐感。在职场竞争中,拼爹、拼钱、拼关系等等社会现实,也大大削弱了许多劳动者在工作中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可能性。
怎么找回工作乐趣?
张建武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保障,让底层的弱势群体有尊严、体面的工作,这样才能有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基础。
“最起码需要政府在解决收入两极分化和住房、医疗、教育等主要民生问题上投入更多精力,让劳动者在做社会比较时,认为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实现合理的生活目标,而不至于陷入无助感的包围。”朱飞说。
朱飞还建议,管理者要主动帮助员工缓解压力,首先要保证职场竞争规则的清晰合理,也有必要创新管理制度消减员工的压力源,比如安排弹性工作时间和员工赡养或抚养协助等。
有关专家认为,社会应该形成崇尚劳动的整体氛围,让劳动者在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中找到工作的乐趣。管理者也应对员工多采取鼓励措施,在员工遇到工作困难时多给具体指导意见,而非一味指责和惩罚。
“劳动者也应摒弃过度攀比,要更重视内心平静,重拾劳动信仰,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能在物欲的世界中不迷失自己,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说。 (据新华社太原5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