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陈晴)大红门服装批发产业疏解,鑫福海集团作为北京丰台区南苑地区的标志性企业,为什么在2018年10月15日才与天津食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疏解工作已开始几年了,各地号称大红门的服装批发城也冒出了不少,河北的沧洲青县、石家庄、廊坊的燕郊与永清县,天津的卓尔商城、建鑫城等商家,都号称自己是大红门疏解主体,有的还一本正经的请来领导站台,更有的地区还有政府的红印背书以增加信用,但是,为什么大红门地区一度出现商户返流潮呢?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记者在河北省采访时了解到,许多承接大红门商户的批发市场存在产权瑕疵。有的是村集体土地,有的是租赁用地和工业用地。因为权属不清,商户们普遍担心无法落地生根。市场管理者只管招商,盘活不良资产,并没有长期打算。燕郊的部分市场本来就面临二次疏解,招商结束即面临关门闭市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河北省个别市场宣传时声势大,舆论足,对商户承诺多,但商户进入市场后,发现市场并没有哪处升级,只是大红门、动批等旧有市场的复制,管理、服务、营商环境都不尽如人意,政府承诺的安居乐业并不能实现。此外,有部分商家由于没有大型市场运营经验,又急于收回投资,变着法子加价、涨价,让立足未稳的商户反感并缺乏安全感。商户无钱可赚,又看不到前景,被迫返流日渐增多。
记者采访中看到天津市几个号称“大红门”的市场普遍缺乏人气,有的市场一、二层勉强开市,三、四层普遍闲置,有的商户赔了十万左右也坚决止损,关店走人。北京疏散了商户,但承接地并没有尽到解决商户问题的责任,也成为商户返流的原因之一。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企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让人民安居乐业,更是党和政府的追求。疏解不是疏散,更是为了产业升级,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从产业调整、配套,到品牌培育、市场壮大,有一个成长过程。记者了解到,个别承接地过于重视税收,夸大市场的影响,急功近利,也因此给商户造成了负面影响。
据悉,天津食品集团是大型国有企业。“选择这个合作伙伴,更多是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有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鑫福海集团领导对商户说。
“陈重才老书记对党和政府负责任,之所以走遍华北地区才最终选择落户武清,鑫福海集团高层就是觉得这里交通、营商环境都合适,能把服装产业做大做强,这是对党和政府、对上万户商家负责任。疏解必定关系到几万个家庭,关系到觉党心、民心。”接近鑫福海集团领导层的商户李先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天津武清区发挥交通、环境优势,定位于打造中国服装科研、设计、创意、加工、销售的品牌高地,招商亦容商,做到疏解地与承接地双赢,在此安居乐业的商户,还会返流吗?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