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深度 > 正文

我市疾病总负担居首的是“心病”

2014-12-12 01:44:12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我市疾病总负担居首的是“心病”

心理疾病正成为当代都市人的一大负担。  新华社发

我市疾病总负担居首的是“心病”

全球范围内,估计每年有约20%的年轻人有心理健康问题  新华社发

我们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路鲜花美景,当然也不可能一路风雨兼程,面对问题时,怎样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呢?

“最近半年来,我总是觉得电话在响,可掏出手机一看却没有未接听的电话。”12月7日,家住璧山区青杠街道大治社区的张运来到医院寻求帮助。经过心理医生检查,张运来被确诊为轻度心理疾病。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王毅超教授认为,张运来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我市,心理疾病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白皮书公告,心理疾病已经占全国疾病总负担的20%。在我市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的也是心理疾病,其中常见的焦虑症的患病率已从不足2%上升到3.5%。

相关数据显示,5年前每月到各家医院的心理卫生中心咨询和就诊的患者不到100人,如今,就诊人数陡增十倍,仅西南医院心理门诊每年就有近700人就诊,接待咨询6000余人次,超过过去5年心理门诊接诊量的总和。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怎样化解自己的心结,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1、心理疾病困扰都市人群

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90后”张淑侠,从业只有短短5个月,却换了7份工作。在父母再三追问下,张淑侠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张淑侠每到一个单位,都觉得同事看他的眼神“很怪”,是瞧不起他。感觉事情不对劲,父母将张淑侠送到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在经过近半个月的心理疏导后,张淑侠慢慢打开了“心结”,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在我市,有着和张淑侠同样经历的年轻人还有不少。

记者在一项对我市1087名居民心理障碍状况调查中发现,我市居民心理障碍的现患率(近一个月)为17.30%,女性为24.42%;大专以上学历的患者人数占23.33%,是小学以下学历的两倍;年收入多于5万的群体病患率为27.14%,而年收入3-4万的为11.76%。

由此可见,高学历、高收入的都市女性,是心理疾病高发的主要人群之一。

在另一项对我市25个区县共8854名学生的心理健康调研中,记者发现,学生也是心理疾病高发人群。特别是抑郁症,在这个群体中的发生率达23.44%。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抑郁、焦虑和尼古丁依赖(香烟)的总比例排名前三,分别为8%、6%、4%。其中,男生对尼古丁依赖比例超过了抑郁和焦虑,占8%;女生的抑郁比例最高,几乎达到10%。

据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调查分析,我市有三成公职人员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其中,重度患者占3.46%、中度患者占9.9%、轻度患者占21.30%。这类人群常受累于五种特殊的职业心理问题——抑郁、工作倦怠、机关人际关系敏感、职业成就期待和人格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全国。特别是退休有固定职业、文化水平越高、收入中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2、农村不比城市压力小

“在城市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都市人群易患心理疾病;农村居民及农民工压力较小,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应该很低。”王毅超教授告诉记者,这个观点代表了不少人的片面认识。事实上,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

王毅超介绍,我市农民工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19%,这样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

2013年,三医大心理学院对990名萧山市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状况调查发现,精神病筛选阳性率为24.04%,现患病率为19.43%。也就是说,农村老人更易患上心理疾病。

专家认为,农村老年人患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有老无所依带来的寂寞,疾病较多带来的痛苦等,其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敏感易怒、疑神疑鬼等。

相对于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专家建议,首先应改变养老方式,改善空巢老人和失独老人的生活;其次,社会、家庭应积极创造条件让老人多与外界交往,培养情趣爱好,丰富老年生活。

3、应学会自我调节方法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精神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有些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给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冯正直教授就如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给出了建议。

“心理疾病是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冯正直教授告诫患者,应科学地了解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首先,患者应该了解家族中哪些人患有何种心理疾病。冯正直说,心理疾病存在遗传性,了解家族病史有助于日后的治疗。其次,应检查是否由于身体疾病引起。由于人们对一些重大疾病或事故存在恐惧心理,导致了这些人在患上某种重大疾病时,心理难以承受。

冯正直教授提醒,一旦身患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应当及时到正规的心理治疗机构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情绪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树立正确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预防心理疾病最根本的办法。冯正直教授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重锻炼自己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

冯正直教授最后认为,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大家应该学会至少一种自我调节方法。比如通过出门旅游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心情愉悦。同时,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能使人情绪稳定,减轻内心冲突。培养业余爱好也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感,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疾病不宜做自我测评

“只要回答问题,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近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时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小测试。在九龙坡区一创业园打工的女孩刘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但每每做这样的小测试都会得“高分”。

“其实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不宜做自我测评。”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夏帆讲师介绍,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不具有完整的自知力,对自己的病情、症状存在不切实际的感知和描述,不宜做自我测评。

事实上,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拥有全面的临床心理背景知识。通常,这类人群会从自己的部分症状出发,臆测为某种特定疾病,甚至寻找一些心理测评工具去“证实”自己的判断,乱给自己贴标签,不利于专业诊疗。

夏帆认为,当下,诊断性的心理测评工具较少,状态性的心理测评工具居多。后者不能对心理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结果。

目前,临床心理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他评的方法,而非自评。

夏帆说,市面上大部分心理测评的工具不正规,使用者一般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不少人误把这些“山寨”心理测试当做专业心理测评工具。

据介绍,这类心理测评工具通常有背景不全面、题项表述混乱、计分方法不正确等问题,无法对使用者的测试结果进行专业的评估。

(记者 王伟 实习生 谭睿达)

莫入心理治疗 四误区

误区1 羞于就诊

“心理咨询就是神经不正常,见不得人”的看法普遍存在。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这是把心理问题与重性精神病混为一谈。

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30%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人不定期看心理医生;而我国的比例还不足1%。

专家认为,心理咨询及治疗是对个人进行心理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困扰的行为。因此,就诊心理疾病应该像就诊感冒发烧那样普通。

误区2 心理疾病是治不好的

其实,通过科学方法,很多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比如,焦虑障碍这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就能经过规律治疗痊愈。

专家认为,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无法自拔。因此,心理疾病越早治疗越好。

误区3 心理疏导能“立竿见影”

心理咨询是心理疾病治疗的“灵丹妙药”,但绝非一次疏导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少的有几年时间,长的达到十几年时间。因此,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治疗就解决所有问题。

专家建议,通常情况下,患者每周就诊1次,每次30—40分钟,之后根据治疗进展,延长为两周1次,或一个月1次,直至结束治疗。具体治疗次数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加以确定。

误区4 心理疾病应在家治疗

请医生上门诊治疾病是一些人为摆脱排队等候之苦的首选。但专家提醒,心理疾病的诊治切莫建立“家庭病房”。

专家认为,心理疾病的疏导治疗应在心理诊室进行,以示心理治疗的严肃性,否则影响治疗效果。非治疗场合容易陷入普通人际关系的泥潭,使心理阻抗增加,导致心理治疗失败。

(记者 王伟 实习生 谭睿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